疥疮结节图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雨雪冰冻来临湖南省疾控发布九大健康提示
TUhjnbcbe - 2023/1/14 21:57:00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pf/a_4572199.html

  华声在线1月25日讯(通讯员孟宁刘富强记者段涵敏)面对即将到来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湖南省疾控今天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低温雨雪天气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示一: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雨雪冰冻气候期间,由于气温低,人群不适应,又加之处于寒假春节期间,人员集聚、流动频繁和室内空气质量往往较差,易造成流行性感冒(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风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团菌病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危害大,除特异性疫苗的疾病种类外,采取以下的基本预防与控制措施均有效: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纸巾。

  2.尽量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毛巾、水杯等个人卫生用品专用,避免与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7.呼吸道疾病流行时,避免人群聚集的活动。

  8.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采取戴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等措施,避免传染。

  9.根据疾病诊断,采取群体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提示二:预防肠道疾病

  冰冻期间可能由于断电、缺水等多种原因,食品卫生条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水、食物传播为主,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等感染。通常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容易造成流行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甲型和戊型肝炎和诺如病*感染等。

  应维护好人群滞留地的环境卫生,提供足够的厕所,集中处理粪便,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加强对旅客的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进餐前要清洁手,无供水条件时,尽量采用消*纸巾等,如无洗手条件或消*纸巾,就餐时,手部尽量不要直接接触食品;运送和提供的食品要有完整包装,避免污染,尽量饮用开水或清洁水;寒冷天气,供水管道可能破裂而导致饮用水污染,若发现供水颜色异常或有异味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一旦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同时注意补液及休息,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若为群体性的,要注意及时向疾控机构报告相关信息,以便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暴发流行。

提示三:预防自然疫源性及虫媒病

  雨雪冰冻之后,一些动物的活动性就会发生变化,容易引发一些自然疫源性染病。湖南省此类疾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菌病、血吸虫病等。

  人类对自然疫源性疾病普遍易感。冰冻雪灾可能使当地群众的健康、生活受到影响,但对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媒介和疫源地影响的显现还有待时日。因此,加强对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发现和疾病预警工作;改造环境,消除疫源地,控制媒介生物的危害;加强对涉足疫源地人群的医学教育和卫生防护工作应对;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治领域的观察研究,将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在灾区的发生与流行。

提示四:预防湿冷环境易发生的食物中*

  低温湿冷地区最可能发生的是细菌性、真菌性的食物中*,例如葡萄球菌及其肠*素中*、肉*梭菌及肉**素中*、变质甘蔗中*、霉变谷物及其呕吐*素中*,以及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梁米和马铃薯粉等)制品中含有的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等。

食物中*的预防与控制:

  1.卫生普及教育。使民众了解食品可能腐败变质原因和表现性状,采用手摸、闻气味、口尝等基本方式进行初步判断。

  2.做好食品保存和加工:采取各种加工处理措施,包括蒸煮、干烤加工等方式确保食品安全。

  3.讲究卫生,搞好餐、厨具消*,采用蒸煮、洗后干燥等方式,保持厨、餐具清洁卫生。

  4.在没有充分加热条件时,尽量进食成品,不进食外观异常(发霉、液化、气味恶化或性状不良)的食品。

  5.食用半成品和成品食物时,要注意保存条件、保藏期和包装。超过保藏期的、包装有破损的,尽量不食用,不得不食用时,要加热后仔细查看以保证安全。

提示五:预防常见皮肤疾病

  人较长时间暴露在潮湿低温环境条件,易发生冻伤。皮肤一旦破损,伤口就会受到化学品损伤和微生物感染,轻者发生皮肤感染,重者发生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

  低温冷冻雪灾,人们对其损伤缺少认识,同时缺少必要的保护条件和防护措施。相对差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条件,接触传染基本条件具备,而新鲜蔬菜水果不足等造成的营养缺乏和高度紧张心理精神应激反应等辅因的存在,导致受灾地区皮肤疾患为常见病,或出现局部流行。特别是湿度大的环境中,温度低时会出现湿冷所致的湿疹、浸渍足、癣、疥疮等皮肤损害。

  因此要教育民众尽可能保暖、保持干燥,发现皮肤病或损伤,及时就诊治疗。

提示六:保障饮用水安全

  加强供水水源地巡查,发现动物牲畜尸体等及时清除并立即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地点应距水源地m以上并远离居民日常活动区,埋深在40cm以上,填埋时加入一定量生石灰(重量为动物尸体重量的1/4-1/2),填埋完成后对填埋地进行标识。

  加强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并重点监测病原微生物、浊度等指标,对于使用融雪剂的地区,还应监测水源中盐度、硬度、Cl-等指标。

提示七:预防冻伤

  冰雪(冻雨)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因严寒引起的冻伤、冻僵、冻昏迷和冻死,最需要的预防措施是提供御寒防冻的衣被和设备,以及正确救治冻伤的技术。

  旅途出行注意携带足够防寒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并注意携带伞具;尽量保持衣物干燥,避免弄湿衣服,休息睡觉时,应注意保暖;尽量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防止冻伤,要经常观察皮肤,尤其是耳面部和手部等裸露部位,查看有无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并不时搓揉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尽量停留在背风向阳的位置;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寒冷季节这种物体表面温度很低,热传导很快,手接触易于冻伤;加强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防护;老年人耐寒能力差,旅途中应特别注意腿脚保暖,避免久坐,经常站立活动、跺脚、搓手等促进血液循环。

冻伤后如何处置:

  1.尽量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服、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衣服和鞋袜;

  2.采取保温措施,补充食物能量;

  3.冻伤不严重时,可用温水迅速复温;

  4.必要时,及时就医。

  不应采用错误的复温方法,如拍打、冷水浸泡、雪搓或火烤等。

提示八:预防一氧化碳中*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家庭用煤炉或燃气炉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导致煤气中*的常见原因包括:烟囱堵塞、烟囱倒风、烟囱接头不紧、煤气管道泄漏、煤气阀门未关闭、炭盆取暖、汽车尾气等。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

  受困道路上的车辆,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密闭车厢,以避免造成旅客中*。

  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则较少;

  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防止漏气;自动点火的煤气连续点火未燃烧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居室内用煤火炉要安装烟道密闭完全的烟囱,用炭火盆取暖时要注意空气流通。

中*后如何处置:

  1、家庭煤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使用明火;

  2、一旦发生煤气中*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迅速拨打医院救治。

提示九: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同时由于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导致血液粘稠,血流减慢,因此寒冷天气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比较多发。

如何预防?

  患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在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保暖措施,下雪、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尽量减少外出时间;

  尽量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避免受凉,谨防受冷诱发新的疾病感染;寒冷天气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戴帽子、围巾和手套,并注意随身携带好相关急救药物;出行时要保持心态平衡,及时调节不良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可适当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发病后如何处置?

  心脑血管病人发病后,首先是对病人做一个简单的处置,把病人摆好体位,让病人平躺,揭开病人的上衣领扣子,使其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雪冰冻来临湖南省疾控发布九大健康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