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五)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寅二、广说:
蛇及蚊虻噬,饥渴等苦受,
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我们在世间为了暂时的利乐也经常受到一些损害,遭遇一些苦难,但是我们也是在忍受着,尤其很多时候都认为这种忍受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以前印度因为气候的原因,大森林里有很多*蛇,经常咬人。人被*蛇咬了,也都能忍受,也没有什么。还有经常被蚊子、昆虫等叮咬,也能忍受,也没有什么。我们经常遭受饥饿、干渴等痛苦,特别是还要忍受种种的病苦,比如疥疮是一种皮肤病,身上非常痒,不挠不行,一挠就非常疼,但是也要忍受着。
我们为了一些世间的利乐、暂时的利益,不知要忍受多少痛苦。比如说为了能赚钱,当牛做马都可以的,就是为了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就是为了那么一点点所谓的安乐。其实世间哪有什么安乐啊?暂时的利益也都是害自己的,没有什么真正的利益。但是我们这些凡夫都是愚痴颠倒的,为了这些世间的利益、暂时的安乐而不顾一切。为了赚钱,为了所谓的感情,可以忍受饥饿、干渴等痛苦,也可以忍受百般侮辱、谩骂等痛苦,甚至命都不要了。钱是身外之物,感情是假的,但是凡夫就是如此颠倒。
为了这些世间的利益、暂时的安乐遭受这些痛苦是不值得的,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却心甘情愿,还觉得理所当然。自己看看:我们在世间为了这些,曾经饱尝过什么样的痛苦啊?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灾难啊?我们为了赚钱,什么都做过,什么都忍受了;我们为了所谓的感情,什么痛苦都经历过了。难道不都是在忍着的嘛,人真的是颠倒的,还觉得很应该似的。世间人都会这么说:“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爱情,是要付出的,是要奉献的,是要忍受的。”其实,这些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你为了赚钱,牺牲自己,什么都忍受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做了,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也遭受了。你赚到钱了吗?没有吧。即使有的赚到钱了,但是赚到钱以后你真正得到快乐了吗?没有啊,反而更烦恼了,反而更痛苦了。
有的为了感情,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面子也不要了,什么都不顾了。但是,这些所谓的爱情、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假的。你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刚开始感情好像挺好,过了几个月、几年就变味儿了,根本就没有感情了,这都是假的。当时也许喜欢得不得了,爱得不得了,过几年就完了,又开始恨得不得了,讨厌得不得了。所以说,你付出的这些、遭受的这些苦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无有意义的。
现在的父母为了儿女也是不顾一切的付出,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为了儿女,做什么都可以,什么样的灾难都愿意遭受、愿意承担,但是儿女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儿女的心是石头,始终是硬的;父母的心是水,始终是软的。在这些儿女面前,你一辈子都要妥协,向他们投降,就要听儿女的、顺着儿女。有些人满怀指望:我有病了,老了,儿女就能管我,就能利益我。能吗?你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快要咽气了,这个时候儿女在哪儿?没有在你身边吧。等你老了,不能自理时,就把你送到养老院去,这还算是最好的、最孝顺的。父母的付出都是无有意义的。
有些人争名夺利,为了地位、名气也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痛苦,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当你真正得到了这些地位、名气时,内心的压力、痛苦就更大了。现在有些当官的、做领导的就是这样的,非常难啊!所谓的名人、明星,也难啊!很多人认为“这个人太有福报了,成为名人了,成为领导了。”有什么啊?!我认为这都是业障,哪是福报啊?看看他们内心的压力,看看他们内心的痛苦,值得吗?有的人尽管拼命追求,还当不了官,活得很辛苦、很烦恼;有的人想成为名人,自己把自己毁了,最终还没有成为名人……这些人就更惨了,就更痛苦了,更没有意义了。
在世间,我们为了这些暂时的利益、世间的安乐而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甚至很多时候还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地这样忍受着、承担着,其实这都是不应该的,不值得的。
现在换个角度讲,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我们遭受一点痛苦和灾难是非常值得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些磨难、艰辛是好事。学佛修行的过程越艰难,你的业障消得越快,你成就得越快。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越有磨难和所谓的违缘,你进步得会越快,层次提高得会越快。
承受这些磨难也是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都是值得的。这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也不是为了世间的安乐。实际上,暂时的利益不是真正的利益,世间的安乐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不是真正的安乐;而学佛修行、解脱成佛都是真正究竟的利益和安乐,都是永恒的。为了这样的结果,为了这样的成就,我们遭受些痛苦和磨难是很值得的。你自己比较一下: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究竟的利益重要?世间的安乐重要,还是究竟的安乐重要?世间的安乐是有漏的、无常的,而究竟的安乐是无漏的、恒常的,哪个好?究竟的安乐是恒常的安乐,你为此做出一些付出和奉献,遭受一些痛苦和磨难,这都是值得的,是很有意义的。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遭受一些痛苦和磨难都是好事。这不叫痛苦,这是消业;这不叫磨难,这是成就的助缘。所以,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是非常值得的,是应该的!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承受一些痛苦和磨难也是心甘情愿,觉得理所当然,这才是正确的。
我们原来一直在颠倒,现在明白了,就不能再这样颠倒了。我们为了世间的利益尚且可以忍受痛苦,为了出世间的利益、永恒的安乐更应该忍受一些痛苦啊!
其实,我们学佛修行、做善事还没有成为习惯,若成为了习惯以后,这些都不难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理或生起信心,如果真正明理、生起信心了,无论是做课,还是打坐,这些都是享受啊,怎么能说是受苦呢?怎么能变成压力了呢?那是极大的享受,那时你应该能感觉到那种禅悦。
现在是不是你的状态不对啊?一说要上课、打坐了,应该迫不急待才对,因为那个时候可以享受禅悦,可以享受无漏的快乐啊。你现在是不是不太欢喜上课?是不是心里对打坐有压力了?是不是开始厌烦,觉得痛苦了?若是这种状态,就不对了。这说明你上课、打坐的时候,根本没有进入状态,这样的人想修行、想成就是很难的。
我们有时候讲的是轮回的过患、众生的苦,有时候讲的是解脱的利益,有时候讲的是感恩,心里应该有感觉啊。讲到轮回的苦时,应该是汗毛竖立、热泪盈眶。一想到自己所造下的罪业和轮回或地狱的痛苦时,心里应该很害怕,很恐惧。讲到上师三宝的功德时,应该生起信心、欢喜心,也是汗毛竖立、热泪盈眶。但是,你什么感觉也没有,难道是石头或是木块啊?主要是法没有入心,没有用心来做。内心的调整、心态的专注,这都是修行的根本,也是成就的根本。若仅仅在表面上做、在形式上做,时间久了肯定会厌烦的,肯定会退失道心的。学佛修行三四年、七八年,就开始没有意乐了,没有信心了,这就是预兆,你快完了,快要灰心了,快要失去道心了,你很危险了!
如果大家想学佛修行,就应该像个样子,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断掉所有的烦恼,也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所有的习气,但是我们也要有点进步,有点改变啊!学佛修行这么多年了,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一点儿进步都没有,甚至越来越不像话了,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这个状态不好啊!虽然进步不大,但是有进步;虽然变化不大,但是有变化;虽然不是日日进步,不是日日变化,但是年年进步,年年变化。这也可以啊!
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对照一下吧。有些人刚开始还很有信心,很有意乐,时间久了,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越来越没有意乐了。刚开始做课的时候,很多人是有感觉的,基本上都含着眼泪念诵的;现在你们上早课、晚课的时候,有这样的吗?我没有看到。在座的各位刚开始接触佛法,刚开始上早晚课的时候,尽管念得不太熟悉,但很多都是痛哭流涕、泪流满面啊,要么感恩,要么忏悔;现在对这些仪轨偈颂都念得很熟悉、很流利了,都可以背诵了,但是内心的这种觉受却没有了。难啊!内心慢慢地变成石头了,相续慢慢地变成木棍了。石头是煮不开的,木棍是拉不长的。你看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这样的?自己的相续是不是这样的?
我天天苦口婆心地讲,你们天天念这个,诵那个,这些都是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续的精华,心怎么都泡不开呢?相续怎么都拉不长呢?大家天天念诵的这些仪轨、偈颂,都是显密一切经续的精华,无数大德高僧都是通过这些获得成就的,为什么到你们这里就不管用了呢?怎么到你们这里就无济于事了呢?我天天在这儿苦口婆心地讲,不厌其烦地重复。没有这样讲的,我也着急把这些经典、论典讲完,为什么讲不完呢?就是慢慢地、反复地给大家讲一遍,再讲一遍,说一遍,再说一遍。但是,你们的内心为什么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呢?相续为什么一点儿改变都没有呢?这就快要成为石头了,泡不开;快要成为木棍了,拉不长。
学佛修行就是以佛法对照自己,以佛法来改变自己。大家多多少少也得有点儿开悟,有点儿转变吧!大家真的不能再继续这样了,否则很危险,最终就会成为佛教油子,到那个时候,即使贤劫千佛亲自降临给你传讲无比殊胜的妙法,也没有意义,也度化不了你。一旦成为了佛教油子,就是这样的结果。佛菩萨和历代大德们也都讲了:不怕别的,就怕成为佛教油子,佛法对佛教油子也没有办法。哪怕你罪孽深重也不怕,通过佛法可以改变;哪怕你业障再大也没有事,通过佛法能立即消除;但是就怕成为佛教油子!
为什么说佛教快要隐没了呢?因为快到像法时期了。现在就开始有预兆了:无论在汉地,还是在藏地,都开始把道场建得特别大,寺院修得特别壮观,但是道场里没有真正的道,寺院里没有正法,都变成旅游、赚钱的场所了。虽然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了,出家穿袈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以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人少,没有几个。在相上,法衣、袈裟都很漂亮,很值钱。“我的袈裟比你的袈裟值钱”“我的法衣比你的法衣漂亮”……很多出家人就这样攀比,这样嫉妒。什么叫出家人?什么叫沙门?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尽管现在在表面上有很多出家人,但是真正以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的人却很少。穿上袈裟以后,傲慢心就更重了;成为法师以后,嫉妒心就更强了。真的,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现在还出家,还在当法师,我的内心也很惭愧,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已经这样了,想一下子放下也放不下,一下子都抛弃也不好,无奈啊!真的,很多时候就想:应该好好修一修自己的内心,应该好好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这才是真实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啊。自己真的很惭愧,不是装的。大家应该好好反省,多看看自己的内心。我们自己的内心已经够肮脏、够恶*的了,却还经常指责别人、说别人!我现在在讲经说法,这个时候显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修行似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在讲经,在说法,讲的就是佛法,讲的就是真理。这是以佛的教言、上师的窍诀讲诸法的实相真理,讲我们的相续、我们的境界,不是在讲我自己,也没有讲某一个人。所以,我们都应该把佛法当镜子照照自己。
如果大家觉得学佛苦,觉得修行有压力,那就完了,从现在开始,应该改变观点,转变心态。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学佛修行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怎么会变成压力和痛苦了呢?如果你觉得学佛痛苦,修行有压力,这绝对是不如法的。佛法是解脱痛苦的,是解除压力的,你内心没有痛苦和压力了,才有修行。因为我们现在修行的境界不够,还没有达到最终成就的地步,所以做不到始终没有压力和痛苦,但是我们在做课、打坐的时候不应该有压力和痛苦啊,否则就完了。
因地菩萨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入定的时候没有烦恼分别,但是出定的时候有分别;成佛的时候,在佛的境界里没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始终都没有烦恼和分别。大家现在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也算是因地菩萨吧,因为大家已经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了。我们现在还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但是入定的时候、正在修法的时候,不应该有压力和痛苦,不能打妄想,也不能总是分别这、个那个。无论是拜佛,还是做课的时候,我们全是妄念、分别,妄念满天飞,这能行吗?若内心没有专注的话,不叫入定;若没有入定,就没有出定的状态。出定的境界叫后得智慧。通过入定才会有出定的这种状态。如果你根本没有入定的话,就没有出定,也不会有出定的这种状态,这样我们就还是个普通的凡夫,根本没有入门,没有上路。大家要好好反省、反省啊。
如果你明理了,心里就没有压力,就不会痛苦了。“喔,我受点苦,有一些磨难,这是很值得的。”你这样一想,内心就欢喜了,当下就解脱了。你当下就没有压力和痛苦了,当下就有禅悦和喜乐了,这应该是学佛修行的一个正确的状态。怎么会有压力呢?怎么会一说“要上座了”,还在那里晃晃悠悠、愁眉苦脸;一说“要上课了”,就找成百上千个理由不来?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
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遇到严寒酷暑,狂风大作,重病缠身,遭受束缚,被人殴打等等,你自己心里害怕,内心不坚强,觉得天塌了,地陷了,觉得这是痛苦,是灾难。其实,这个时候不能娇弱,否则,越娇弱,越会增加自己内心的痛苦。
我们平时遭受一些痛苦或是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不要把它当事,不要拿这些恐吓自己。我以前讲过,得癌症是不会死人的,人是被吓死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个例子,但很多事都是这样的,本来不痛苦,是你自己让自己痛苦;本来没有事,是你自己把它变成事了。如果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如果你不认为它是痛苦或是灾难,它就不是痛苦和灾难。
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执着,也是一种不好的串习。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了;你不认为它是痛苦,它就不是痛苦。你遭遇这些所谓的痛苦和灾难时,心态应该稳定下来,内心应该坚强起来,不要把它当事。
我们应该这样思维:天气热就热呗,我也不是酥油做的,不可能化没有了;冷就冷呗,我也不是萝卜做的,不会坏的。有些人经常说“热了不好”“冷了不好”……全是不好的,你眼里还有好的吗?你嘴里还有好的吗?这种人总是没事找事,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样你坏了”“那样你坏了”,这就是乌鸦嘴。我们身边有很多乌鸦嘴,“不能吃凉的,不好!”“不能坐地下,不好!”“不能着凉,不好!”“晚上不能睡得太晚,不好!”……到底有什么不好?以前那些大德高僧、我们喇荣的很多堪布们,晚上基本上不睡觉,身体也没有垮掉,人家都修成金刚不坏身了,都修成虹身成就了。这些人还觉得自己很聪明,还觉得自己很懂科学似的,算了吧。
所谓的科学也是分别念,也是杂念。虽然科学发达了,但是人内心的分别念也增长了,人的身心越来越不健康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佛说要“依智不依识”,我们作为学佛人,不应该依赖知识,应该依靠智慧。我是依佛的教导,尽量依智慧来讲、来做的,不可能相信你们所谓的科学家,也不可能依赖你们所谓的科学。其实,佛学才是最究竟的科学,佛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我相信科学,但是我相信究竟的科学、圆满的科学;我相信科学家,但是我相信最伟大的科学家、最高级的科学家。佛学是高级科学,佛陀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现在的科学还达不到佛的境界,现在的科学家不可能有佛的智慧。当然,科学家里也有佛菩萨的化现,这就不说了,但是普通的科学家根本不可能达到佛的境界。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若是我们正确去理解的话,他讲的也是空性,但他是通过逻辑而讲的,无法得知他有没有真正达到那种境界。佛讲过,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只能达到相似的境界,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若是要达到真实的境界,必须要通过修炼。真正达到那种境界的时候,就像哑巴吃糖块一样。言思的范畴叫世俗谛,这是不究竟的;而胜义谛是远离言思的。
以哑巴吃糖块做比喻,以此来说明真理。当你真正达到胜义谛的境界,证悟诸法实相的时候,思维是思维不了的,通过言语描述是描述不了的。所以,我们传讲佛法也是有三种方式:最究竟的是如来密意传,然后是持明表示传,最差的是补特伽罗耳传。
“如来”是佛,佛与佛之间是密意传,心心相通,根本不可能用语言,连表示都不要。
“持明”是开悟者或是快要开悟的人,对他们用手势等表示一下就行了。现在很多人不明白,我们拿铃和杵,包括打手印,这都是有甚深含义的,也是表示,是让你开悟的。
“补特伽罗”是凡夫的意思,对凡夫就要口耳相传了。这只能是相似的讲,不可能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很多大德高僧是怎样成就的?不是通过言语一句句解释而开悟的。
既然如此,现在我们这样讲、听,是不是都没有意义了?不是,这是基础,必须先这样做,慢慢让你的相续成熟。相续成熟了,那个时候就是持明表示传,瓜熟蒂落,你突然就会茅塞顿开,自己没有注意到就开悟了。通过持明表示传,也许就一个动作、一句话,或者遇到的某一件事情,你就彻底明白了。
可见,传讲佛法的方式有很多种。给你讲这个道理,给你看我研究出来的东西,这都是属于世间的,是不究竟的。我们研究佛法的时候,这叫补特伽罗耳传,是最差的,凡夫与凡夫之间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而持明表示传和如来密意传,都是超越的。为什么六祖惠能突然听到那么一句,就开悟了?那就是持明表示传。我们都想开悟,就使劲念《金刚经》,念了那么多遍,还是没有开悟。你能开悟吗?若是你相续成熟了,念不念都一样,修不修都一样。修也没有修,没有修也在修。所谓无修无得,无修而修,修而无修,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这些像是闹着玩似的,是在开玩笑吧?不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这样,真理就是这样。如果想不明白,这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有些人自己想不通的时候,就不接受;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就觉得没有理。靠这样的分别念,你能想通什么啊?你能明白什么啊?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是吧?算了吧,你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的消息,它们能明白什么?比如说眼识,连墙外这么近的东西都看不到,山后面的东西就更看不到了,若是用纸把眼睛挡住,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觉察不到了。这样一个肉眼,能看到什么啊?佛一共讲了五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的这个肉眼连天眼都不是,天眼是神通,离这一百里、一千里以外的东西都能看到,而且看得很清楚。但是你想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你想真正了知真谛,就要靠慧眼、法眼和佛眼,连天眼都不行,更不用说肉眼了。所以,不要依自己的分别心,不要依自己的观点,这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说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呢?就是这个意思。你所感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错觉。所以,大家应该依智不依识,我们应该相信法眼、慧眼、佛眼,我们应该相信持明表示传、如来密意传,那才是真正的真谛。很多人不相信佛,就相信世间所说的“这是某位科学家通过多少年的心血研究出来的”“这是某种尖端科技研究出来的”,但这些都是错觉,没有什么。
同样,你认为自己所遭遇的是个事儿,这是你的错觉;你认为这是自己亲自感受着的痛苦,其实也是错觉。犹如你觉得自己前方有*蛇,吓得不敢再往前迈步,这就是对你起到作用了。其实那不是*蛇,而是绳子,这是你的错觉。若是你没有把它看成蛇,而是知道那盘着的是一条绳子而已,就什么事也没有,你不会有恐惧心理,也不可能障碍你走过去。
有一个公案:一位老太太眼睛有病,吃饭的时候总觉得碗里装的都是毛发。她经常对儿媳说:“你怎么给我吃这些东西?”儿媳妇怎么跟她解释都没有用,她仍然认为这些食物是毛发,最后真的生病死去。她是怎么死的?就是这些毛发堵住了喉咙死的。实际上有没有毛发?没有,但是她眼睛有病,心里有障碍,所以就变成这样了。
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这是通过科学实验证明的:一个人根本没有得癌症,可研究人员对他说:“你得癌症了,而且是晚期。”他心里总这样想,最后真就得癌症了,而且是晚期,就这样死了。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都是心的作用。
其实不是痛苦,但若是你自己认为是痛苦,那就真的会变成痛苦;其实不是灾难,但若是你认为是灾难,就真的会变成灾难。所以,大家要学会忍受,学会坚强。这样,再大的痛苦也不会难为你的,再大的灾难也不会恐吓住你的。之所以结果会完全不同,取决于你的内心是否坚强。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
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些人在战场,看见自己流血了,会更坚强、更勇敢。虽然自己受伤、流血了,但他的内心更愤怒、更坚强了,会冲上战场去消灭敌人。
“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有些人胆子小,内心不坚强,即使是看见身边的人受伤、流血了,自己就会吓得昏倒在地,或者转头跑回去了。
大家内心要坚强。一个菩萨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境,肯定会有各种各样所谓的磨难,内心要坚强一点儿、勇敢一点儿,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难不倒你。
我经常给大家讲,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大乘修行人,内心应该稳重一点,坚强一点。不要稍微冷了一点,就跑;稍微热了一点,也跑;稍微有一点感冒,就在那吃药、输液。感冒了以后,就算你吃药、输液了,一下也好不了,还不如不用这些呢。内心要学会坚强,学会忍受,就不会有事。遇到事情时,应该像没有事似的。一旦家里面有事了,自己也在心里想:“完了,怎么办啊?”然后就在那哭,跟家人一起着急。作为一个学佛人,不应该这样,应该先将自己的心稳定下来,然后慢慢劝家人,让他们的内心也稳定下来,就不会有事。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方法。相信吧!为什么说要相信佛法、相信佛呢?通过佛法,通过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主要是你自己的内心要稳定下来、坚强起来。你的内心稳定下来了、坚强起来了,这就是加持。但是,我们对佛、对法的信心是不足的,总是三心二意,“能管用吗?能救度吗?”还是怀疑的状态。莲花生大士说过,“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内心有疑惑的话,就不能成就。所以,具有信心才有加持,内心没有疑惑才能成就。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这两种表现的差别,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差别造成的:一个内心勇敢,一个内心怯懦。
内心怯懦的人,若稍微有一点点感冒,就会怀疑:“我是不是得肺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全扯到癌症上去了,然后就恐惧、害怕。若是这样瞎想,容易得病;若是怕死,也容易死。
寅三、摄义:
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
“故应轻害苦”:要轻视、小看这些所谓的伤害或者痛苦,不要把它当作事。受到伤害了,不当事;遭受痛苦了,不当事。这个时候就要跟它傲慢:“没有事,这点伤害算什么啊!这点痛苦算什么啊!”就要这样想。
“莫为诸苦毁”:不要因为这些所谓的痛苦而毁坏自己。诸苦毁坏不了自己,但若是你执着苦,就会毁坏你自己。
其实,受苦是积福、消业,享福是消福。苦不可怕,苦并不是坏事。但若是你执着苦,甚至对苦有恐惧,这才是真正的障碍,才会真正毁坏你的内心,打击你的心态。人的相续是这样被毁坏的,人是这样垮掉的。所以,如果有伤害、痛苦,不要当事,不要去执着,也不要害怕。若是去执着、害怕的话,通过这些苦和伤害,会彻底毁坏你自己。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一位智者、具有修行的人,纵然遇到了违缘、磨难,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他的内心仍然是清净的、明了的。
我们的历代传承上师们和那些大德高僧们,住在森林或山洞中,没有吃的、穿的,跟野生动物一起生活。他们为了修行,为了成就,经历了千辛万苦。再如,我们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仅仅为了四句佛法,在身上点燃了成千上万盏灯。这些佛菩萨和大德高僧们,虽然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是清净的、明了的,不受这些外境干扰,相续没被染污。我们读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尊者表面上看是苦,其实内心没有苦。
现在一讲你们在山上修法的情况,山下很多道友吓坏了:“啊,太苦了!”如果这都算苦,那密勒日巴等这些尊者们怎么办?这些都不是苦啊!表面上看是苦的,实际不苦啊。其实真正的苦修是什么?是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降伏自己的习性。这不容易做到,很难啊,这叫苦;没有吃的、穿的,住山洞、森林,这都不叫苦,也不叫苦修。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修行人也会装,在施主或居士面前装苦修,穿得破破烂烂的,吃剩饭、剩菜等不好的东西。这些施主和居士就认为:“这个人肯定是在苦修啊,肯定有修行。”再怎样装模作样也是在装模作样,不是真的。
降伏自己的烦恼,降伏自己的习性,这才是真正的苦修,难!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六)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子一(忍受痛苦之安忍)分四:一、作意轮回之自性;二、作意出离之因;三、以修习观察安忍;四、作意功德。
丑四、作意功德:
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嗔等敌,
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应该与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战、斗争,这个过程也许是艰难的、痛苦的。
学佛修行也是场战争,与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战。之前我们是顺从烦恼、顺从习气的,我们听从烦恼、习气的指挥。我们现在要学佛、修行,所以就要造反,就是要跟这些烦恼、习气作战。以前是听从烦恼、习气的,它们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它们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再听从它们的,不能顺从它们。你自己开始有正知正见、有智慧了,就以正知正见和智慧跟它们作战,甚至要消灭它们。
跟贪心、嗔恨心等烦恼、习气作战,跟我执我爱、自私自利等作战,这就是修行。如果你真正敢造反,敢跟它们作对,那是真正的勇士。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脱离轮回,摆脱痛苦。这些烦恼、习气是我们轮回的因。我们为什么不得解脱呢?就是因为这些烦恼;我们的福德、智慧为什么都达不到圆满呢?就是因为习气。所以,如果你想解脱、想成就,就要跟它们作战。既然现在你已经下了决心、做了决定,就要造反、反抗,就不能再懦弱了,要勇敢。
降伏烦恼没有那么容易,对治习气没有那么简单。战胜外在的敌人不难,战胜自我才是最难的。这个过程也许是艰难的,也许是痛苦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降伏烦恼不容易呀!
大家首先要明白:这些烦恼和习气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是一切祸害的根源。我们往往认为:“某某人侮辱自己。”“某某人伤害自己。”我们把这些外在的人或众生视为了敌人,这是错误的。他们不是真正的敌人,也不是一切祸害的根本。什么是一切祸害的根本?就是烦恼、习气。谁是真正的敌人?就是烦恼和习气。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开悟。之前是迷,现在开始觉了;之前不知道,现在真正明白了。你为什么要造反呢?为什么要反抗呢?就是因为你明白了。之前你还不明白,也不知道,现在你明白了、知道了,这就是开悟了嘛,也可以说是觉悟了。
那么,现在要怎样做呢?你要有正知正见的武器,要有智慧的武器,这样你才有反抗的能力,才可以消灭真正的敌人。你已经发现了,真正的敌人就藏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一切祸害的根源就藏在我们自己的相续当中。但是,降伏烦恼是要靠智慧的,对治习气是要靠正知正见的,若是没有智慧、正知正见,你很难对付它们,所以这个过程也许是艰难的、痛苦的。
真的,我们现在要战胜外面的敌人,要消灭外在的一些敌人都很难,要冒着很大的危险,要经历很多的艰难,更何况要战胜内在的敌人呢?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这些藏在我们内心的真正敌人一直在侵犯我们、控制我们。我们为什么一直不得解脱?为什么一直没有成就呢?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再随顺它们,不能再乖乖地任由它们摆布了,而是要消灭它们、战胜它们。也许这个过程很艰难,很痛苦,但是我们要把这些艰难、痛苦抛在脑后,内心不能怯懦。
如果我们要解脱、成就,就要跟它们作战。我们什么时候降伏了这些敌人,消灭了这些敌人,什么时候才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圆满。所以,为了这样一个究竟的利益,为了这样一个究竟的解脱,我们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嗔等敌”:想想这些敌人对我们的伤害、危害,若是我们再不去降伏和消灭它们,它们还会继续伤害我们,继续让我们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也要想到,我们若是能跟它们作战,能消灭它们,我们就能获得永恒的安乐,获得究竟的果位。当你在心里这样忆念时,所谓的艰难困苦就恐吓不了你,影响不到你。你不再把它们当回事,你的内心坚强起来了,信念坚定起来了,心的力量不可思议,所谓的苦就不是苦了,所谓的难也就不是难了。
现在有些人要解脱、成就,真的很难。我们多幸运啊,已经遇到了大圆满法,即身就可以成佛;若是能精进修行,随时都可以成佛。如果我们没有遇到大圆满法,还要经历很多劫的苦修。所以,如果自己今生能解脱,即身能成佛,为了求法,为了修持佛法,即使吃点苦、受点累,也是应该忍受的,即使经历一些灾难,也是值得的。虽然我们现在天天要上课、闻法,但是学修的环境、条件都这么好,还有什么难的,还有什么苦的啊?怎么还叫苦连天呢?
若是你真正能精进修行一百天的话,也就差不多了。若是你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按学修计划精进学修加行,获得大圆满的境界,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精进修行三年或者一百天,这个时间够短的了。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永恒的解脱、究竟的果位,这是多大的利益啊!但是,自己看看,在这一百天的时间里,你没有精进修行啊!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你也没有按计划学修啊!
成就是很难的,是要靠信心的;精进是一种欲乐,一种欢喜。如果你内心里一点欲乐都没有,一点觉受都没有,天天这样勉强地做,天天这样痛苦地做,那就难了。不用说修一百天,修一万天也难;不用说修三年,修三十年也难。
大家好好想想:我们不用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也不用经历很多劫,今生就能解脱,即身就能成佛。若是自己能精进修行的话,三年,甚至一百天,就能圆满。大家观察一下自己,不能这样虚伪啊,不能这样欺骗自己啊!虽然参加了百日共修,也在学修加行,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丢三落四;虽然也闻法、打坐观修,但没有进入状态,根本没有保持心的平静,都在表面上下功夫,都在走形式。这样是没有用的,这叫虚伪,也叫欺骗自己。
“百日共修参加了吗?”“参加了。”“加行修完了吗?”“修完了。”在表面上是参加了,在表面上是都完成了,但是内心一点儿改变都没有,一点儿境界都没有,这叫虚伪,这叫欺骗自己。谁也没有欺骗你,是你自己欺骗你自己。天天在那儿上早晚课,天天在那儿打坐观修,表面上看很像个样似的,表面上看很精进似的,但心里全是妄念、杂念。什么叫修?什么叫念?杂念不生,妄念不起之时才叫念,之前没有念。你们看看这个“念”字,上面是“今”字,下面是“心”字,就是当下的意思。心安住在当下,心专注在当下,才叫念。
很多人学佛修行,若说明白,也没明白;若说没明白,也明白一点儿;若说有修行,也没有修行;若说没有修行,天天也在念佛、打坐、修行。大家不要虚伪,不要欺骗自己嘛!每天都在闻法、修法,明白了就是明白了,没明白就是没明白,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没做到就是没做到,要分清楚一点。死的就是死的,活的就是活的,要分清楚。这样你才会有真正的修行,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以前的那些大德高僧们是怎样修的?就是观察自己的心。生起恶念的时候,放一粒黑豆;生起善念的时候,放一粒白豆。刚开始时,全是黑豆,没有几粒白豆;但是通过修行,调整,再调整,最后全是白豆了,这时人家成就了,这叫修行。
尽管一下子不可能都做到,不可能彻底改变,但是善根、福德是要积累的,这就是修,最后才能达到圆满。有的人一下子没有做到,没有改变,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道心,这是愚痴的做法。一个凡夫要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要成佛,这是有过程的。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最后才做到了转识成智,才从一个凡夫变成了佛,也不是一下子就做到的。一下子做不到不要紧,但是你应该有进步,有改变,积累这些善根和福德。
“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大家要去制伏烦恼仇敌,消灭烦恼仇敌。当你真正战胜了烦恼怨敌时,才是真正的勇士。若杀害其他有情之辈,就像杀尸体一样徒劳无益。
烦恼怨敌才是真正的敌人,才是一切祸害的根源,你要真正跟它们作战或者要战胜它们是非常困难的。六道轮回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而能获得成就,获得解脱的有几个人啊?没有几个人,因为太难了!跟它们作战,要战胜它们是很难的,若是你真正有勇气和能力战胜它们,才是真正的勇士啊!
一个国家若是战胜了其他国家,一个人若是成功地消灭了敌人,世人就会把他们视为勇士——勇敢的人。其实,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对方都不是你真正的敌人;而且他们不用你去消灭,也不用你去破坏,因为他们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假象,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生灭。比如你今天做梦,你在梦里消灭了敌人,战胜了另外一个国家,这些有意义吗?当你从梦里醒过来时,什么也没有了,毫无意义啊!同样的道理,不用你去消灭,不用你去破坏,他们的本性就离不开无常,离不开生灭;再者,也用不着你让他们烦恼,你让他们痛苦,他们本身就离不开烦恼,本身就是痛苦的。况且,即使他们遭受了痛苦,生起了烦恼,这也都是他们自找的,也可以说是因他们自己的业力所现、业力所感,与你没有关系。
可见,你认为是你让这些所谓的敌人痛苦了,你认为你已经消灭了他们,这是不正确的:第一,这是你的错觉;第二,这都是你自己的邪见,根本就不是事实,也不符合真理。
所以,你去破坏或者去消灭其他的众生或是外在的敌人,就象去消灭一具已经没有生命的尸体一般,徒劳无益。尸体已经没有生命了,你去杀它有什么用?它已经变成尸体了,你拿刀去捅,拿炸弹去炸,难道这也是勇士吗?若是你明白真理的话,的的确确就是如此。
为什么佛说世人愚痴颠倒?我们所认为的敌人不是真正的敌人,我们自认为消灭敌人的行为也不是真实的,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不符合诸法的实相真理,这就是愚痴颠倒。你把他们当成敌人,这是你自己在给自己增加烦恼和痛苦;你想去消灭他们,但是不仅消灭不了他们,自己还会造业,这就叫颠倒。总之,你想消灭外在的敌人是消灭不了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不是你去消灭他们,这是他们自己的业感;同时,你却破坏了自己的相续,在相续中种下了恶因,将来是要遭受恶果的。
在此处,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敌人,应该如何去战胜它们。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
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苦害有诸德”:当我们受到伤,遭受痛苦的时候,也许会很郁闷,甚至觉得天塌地陷一般地陷入绝望,其实这是错误的!伤害或痛苦也有很多功德,这些是无价之宝。
第一,“厌离”:通过这些伤害和痛苦,你可以对轮回、对世间生起厌离心。
大家看看公案,以前佛在世的时候,身边的那些弟子们是怎样接触佛法,怎样进入佛门,怎样获得成就,怎样成就阿罗汉的?很多都是通过一些坎坷或挫折而成就的。现在我们也是这样,很多人都是经历了一些坎坷或挫折后才接触佛法,走进佛门。
真的,我就是怕你们觉察不到苦。若是你觉察或感觉到了苦,这是好事,这样你才会对世间、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当你知道轮回苦、人间苦,当你遭受痛苦,受到伤害的时候,应该去找它的根源。自己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受到伤害?因为自己在六道中轮回,由业力的牵引所导致的。这样,你才会生起真正的厌离心。“若是我继续六道轮回,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若是我继续跟着业力走或是受业力牵引的话,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伤害……”这样,你的出离心就发出来了。“我要摆脱轮回,我要摆脱业力。”这叫厌离心,也叫出离心。这样,你才有真正渴望解脱、希求解脱的心。
我们很多人现在都还没有生起出离心,仅口头上说“我要解脱”,这是假的!因为我们还留恋着世间,我们还放不下世间的利益。很多人脚踏两只船:既想学佛,又想做凡夫做的这些事情;既想解脱,又想搞点轮回的事情;口上说要成佛,但做的都是凡夫做的事。佛和凡夫是两个境界,解脱和轮回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此岸,一个是彼岸。若是你想到达彼岸,必须要离开此岸;若是你真正想成佛,必须要断除凡夫的思想和行为。为什么总是脚踏两只船,总想一心二用啊!一心不能二用,脚踏两只船很危险,你哪里也到不了,只能掉进水里淹死或惨死。若是你想搞轮回,就别想解脱;若是你想做凡夫,就别想成佛。你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如果你想做凡夫,就不要说“我要成佛”,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你要搞轮回,遭受痛苦也是应该的,因为轮回的本性不离痛苦,你想忍也得忍,不想忍也得忍,没有办法,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所以,受到伤害或者遭遇痛苦是好事,可以生起厌离心、出离心。如果真正能生起厌离心或出离心,解脱就容易了。若是脚踏两只船,难啊,难就难在这儿!若是你能彻底一点儿,就不难了。
第二,“除骄慢”:受到伤害、遭受痛苦是好事,可以遣除骄傲自满的情绪。
有的人觉得自己有文化、有势力、生活很好、家庭很好,就骄傲自满。其实,即使你文化再高,知识再渊博,也都是分别念而已,不离烦恼;即使你势力再大,再有钱财,也都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心灵的负担。
有些人只追求物质的享受,不知道追求精神的享受。其实,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才有真正的快乐啊。以前我在喇荣学修的时候,在物质方面真的是一无所有,条件非常艰苦,一点儿物质享受都没有。环境、气候很恶劣,有时候又冷又饿。尽管如此,但是天天聆听上师的教言,天天跟同修道友一起享受法喜。现在的喇荣和以前的喇荣不一样,现在是天堂了。那个时候,没有电,路也不通,房子都是草皮盖起来的,木板搭的火皮房在喇荣是最好的了,一下雨全是泥,我们上一堂课回来,下半身全是泥。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生活、那段历史,那种精神的享受、内心的快乐是无比的,我自己有亲身的体验。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没有物质的享受,没有外在的、表面上的快乐,但是我们有精神的享受,有内心的快乐,天天法喜充满。物质算什么啊!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内心的快乐才是极大的快乐。所以,大家不要总是追求物质,别总想享受物质的生活。
现在,家家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相当好了,但是为什么人们内心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说实话,这都是物质造成的。物质的发达对大家有利,还是有害,主要取决于精神的发展能不能跟上。若是精神能跟上,物质发达就是好事;若是精神跟不上,物质发达就是坏事!
很多大城市里的人都愁眉苦脸的,因为内心压力太大了。虽然物质发达了,但是却变成了精神的压力。所以,尽管很多人有势力,有钱财,但这些都是无常的,这些给你带来的只是灾难和痛苦。但是人往往都想不开,想不明白,所以受罪也是咎由自取。
你遭受痛苦,受到伤害,可以遣除傲慢心。你之所以会遭受痛苦、受到伤害,是因为自己的烦恼重、业力重,若是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遣除自己的傲慢心。你看,自己的烦恼那么重,内心那么肮脏;自己的业障这么重,做了那么多的坏事。这样认识,就不会贡高傲慢了,心态就低了下来,自然就有惭愧心了。自卑不叫遣除傲慢,遣除傲慢不离智慧。你发现自己的内心肮脏、不清净,这是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觉察到了自己的毛病。当你意识到自己业障重,做了很多坏事,伤害了很多众生,自己还是个坏人、恶人,自然就不会骄傲自满了,这样就降伏了傲慢心。
第三,“悲愍生死众”:自己遭受痛苦、受到伤害时,观察身边乃至一切众生,发现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更大,所受到的伤害更严重,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了。
若是与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尤其是与三恶道中的众生相比,我们所遭受的痛苦和伤害算什么啊?不用说饿*道和地狱道的众生,旁生道的众生所受的痛苦都是我们亲眼能看到的,那些动物天天无缘无故地被杀、被吃,与此相比,我们受到的这点痛苦、伤害算什么啊?大家想想这些众生所受到的痛苦和伤害,它们在挣扎中痛苦地失去了珍贵的生命,而这些人一点不顾众生所遭受的痛苦,还要吃活的,洋洋自得。怎么会这么愚痴呢!我们还随意打蚊子,那也是一条命啊!“啪”一声就把它弄死了,多冤枉啊!
我们在自己遭受痛苦,受到伤害的同时,可以思维身边的众生所遭受的痛苦,尤其是三恶道的众生所受到的伤害,自然就能生起慈悲心。这样,我们遭受痛苦就有作用了,受到伤害就有意义了。
若是能这样思维和观察,多有意义啊!前面讲过,若是一个智者,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的内心也不可能被染污,他的内心也不可能痛苦。什么也伤害不了他,因为他明白很多真理,他能生起很多珍贵的正念、善念,这叫修行。而我们每天却在自私自利地斤斤计较,“我要什么什么,别人对我怎么怎么了……”对境还都是同修道友,相互之间却一点儿都不让步。这样还说要修行、要成佛?算了吧,真是白日做梦!
第四,“羞恶”:遭受痛苦、受到伤害,可以让自己忏悔,断除恶业。
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他会去找痛苦的根,如是因,如是果,之所以遭受痛苦、受到伤害,这是自己造恶业、结恶缘的结果。若想解决这个问题,想摆脱这样的痛苦,就要从因地入手,不能再造恶业了,不能再结恶缘了。否则,若自己再去造恶业、结恶缘,将来还会遭受更大的痛苦和伤害。这样就可以断恶,再也不敢结恶缘了。
一个修行人,他想的不是果,而是因;他不会在果上解决问题,而是在因上解决问题。学佛就要这样学,修行就要这样修。
我们现在学佛了,很多人还出家了,却仍然处处结恶缘,甚至跟这些同修道友结恶缘,这样你生生世世都会有障碍,生生世世都会是这样的。你想离开是离不开的,已经结上了缘,生生世世都可能有如是的因果。
第五,“乐行善”:我们所遭受的痛苦和伤害,还能帮助我们欢喜行善。
既然已经找到了遭受痛苦和伤害的根源,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因缘,脱离这样的痛苦呢?就是要行善。如果自己能行持善法,能处处结善缘的话,将来就不用遭受痛苦,再也不会受到伤害了。
人和人的命运真的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因缘真的各不相同。有的人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痛苦,基本上没有遭受到他人的伤害,只有善缘,没有恶缘。有的人处处都是恶缘,常常要承受痛苦。尽管都是在人间,都在同一个地方,甚至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为什么命运各不相同呢?一个是只有善缘,享受帮助和利益;一个却处处是恶缘,感受身边人的伤害和欺骗。自己不想想原因,却还很受委屈似的:“怎么欺骗我呢?怎么伤害我呢?”这都是自找的!哪有无缘无故的?这就是佛和凡夫的差别,就是智者和愚者的差别。尽管都在人间或者都在一个环境里,生活的条件也差不多,在外表上也许看不出来差别,甚至长得也差不多,但是却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不同之处。
如果你有智慧、会转变心态的话,所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利益,所谓的痛苦也是极大的快乐。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怎么面对。所谓学佛修行,不是只念一部经、只持一个咒就可以了,无论是念经,还是念咒,都是为了开启智慧,都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内心,没有别的作用。
有些人心态总是漂浮不定,今天跑到这儿,明天又跑到那儿,今天在这儿念经,明天又在那儿念咒,今天在这儿打坐,明天又不知道在那儿做什么……这种人还是受业力的牵引,想成就比登天还难啊!法门平等,不分高低,主要是各有各的因缘,大家把心态放下来,当下就可以解脱,在哪儿都可以成就。若是心态放不下来,心无法专注、安住,在哪儿都难,到哪个道场都难!哪怕今天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也难度化你啊。心不净则一切不净,即使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若是你自己的业力没有穷尽的话,也许也能找出很多问题,也仍然会造业的。所以,大家把心态放下来吧,心态稳定下来,这是成就的根本!
总之,就是这个心嘛,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这样的“一心”就够了。若有一念真心,当下就可以解脱,当下就可以成佛了。否则,真的难啊!我们为什么不得解脱,不得成就呢?就是因为这个心态总是漂浮不定。我们的心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你想直接抓它是很难的,让它自己停下来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