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经常出现在各位文人墨客的诗句、画卷之中。
而除了用来观赏,菊花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认为,菊花可清热解*、平肝明目、疏散风邪,对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疮痈肿*等症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自唐朝起,中国人就有喝菊花茶的习惯,时至今日,不少人的保温杯里也都泡有菊花。可是菊花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菊花保健作用各有侧重,你真的喝对了吗?
菊花按照产地可分为杭菊、滁菊、贡菊、亳菊等,按照颜色可分为*菊、白菊等,种类非常多。不同的品种,在养生保健功效上也略有区别,比如:
*菊疏散风热*菊花味道稍苦,善于疏散风热,清热能力要比白菊花更好。对于有发热、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痰*黏、流浊涕等症状的风热感冒,可用*菊辅助治疗;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时,也可以用它帮忙降火。
白菊平肝明目白菊花更偏重于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等症状的调理,如果你最近眼睛时常干涩不适,也可以用白菊花泡水喝来辅助缓解。
野菊清热解*野菊花的清热解*功效相对其他二者更强,对于热*炽盛引起的目赤肿痛、疥疮等问题能起到更好的改善作用。不过它的性质也更为苦寒,一般不适合作为代茶饮日常饮用,容易损伤脾阳,引起胃痛、大便溏稀等不适。
菊花药食同源,可以泡茶,可以做成糕点,可以入菜煲汤,日常吃法多样。如果能再搭配上别的药食材,养生保健功效更是翻倍。那菊花,都有哪些“好搭档”呢?
菊花+桑叶桑叶有清肺润燥、平抑肝阳的作用,和菊花搭配,能更好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有效改善口干舌燥、舌苔*腻、胸闷恶心、头重体倦等症。
同时,二者合用还能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高血压高危人群也可将此作为日常预防方使用。
做法:取菊花10克、桑叶5克、龙井茶10克,一起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菊花+枸杞菊花和枸杞绝对是一组“经典搭档”。枸杞也是护眼明目的佳品,常被中医用来治疗视物昏花等症,和菊花一起泡茶饮用,更利于滋养眼睛、缓解眼疲劳。
做法:取菊花5克、枸杞5克,加水冲泡饮用即可。
菊花+雪梨秋天是吃梨的好时节。梨子富含水分,具有较好的滋阴润燥功效,和菊花搭配,有利于缓解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症状,有剧烈干咳,且伴有咽痛、发热、痰*稠难咳出等表现的人,都可以试一试。
做法:雪梨洗净后去核切成小块,与菊花、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煮,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菊花+山楂山楂是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高手”,在调节三高、保护心血管方面也很有好处。尤其是生山楂,它由新鲜山楂晒干制成,味道虽然较酸,但降脂、活血效果更佳,尤其适合高血脂、脂肪肝患者食用。
将生山楂和菊花搭配,辅助降脂、养护心血管功效更强。
做法:取5克葛根,用水煎煮5分钟后,放入3克菊花、3克生山楂、3克三七花,浸泡1分钟后饮用即可。
注意:脾胃不佳、经常腹泻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菊花+鲈鱼鲈鱼低脂、低胆固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具有健脾、补气、益肾等功效,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烹饪鲈鱼时加上菊花,香味清新,滋补效果更好,以前还深受慈溪太后的喜爱,是宫廷中的食疗佳品之一。
做法:鲈鱼剔骨切成片,加蛋清、盐、水淀粉、油腌制片刻,腌好后入油锅,煎至两面金*,捞出铺在砂锅底部。锅内下入葱姜末炒香,加入香菇、冬笋、胡萝卜片煸炒,倒入鸡汤,加少许盐,炖煮3分钟。将汤中的配菜捞出,摆在鱼片上,中间放上用淡盐水洗过的菊花,最后倒入汤汁即可。
一看颜色建议选择花瓣完整、颜色既不过于鲜艳又不会太过暗淡的。颜色过于鲜艳的可能经硫磺熏制过,颜色过于暗淡的则可能存放时间较久。
二摸花朵优质的菊花,手摸起来有松软、顺滑感,不会太硬或太潮。
三闻气味闻起来有淡淡清香的菊花品质较佳,若闻起来有刺鼻的酸味,那也不宜选购。
最后要提醒大家,菊花性质偏寒,所以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不宜经常饮用菊花茶。另外,目前认为菊花还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所以低血压人群最好也不要饮用菊花茶。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