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图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鱼病大爆发,看似简单,却治不好90养
TUhjnbcbe - 2021/8/11 21:00:00

很多养殖户在防治鱼病过程中经常碰到看似一种“简单”的病症。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发现采用各种办法,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总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01

鱼病的误判

如果不能对病因做出准确的判断,仅凭病鱼体表症状单一诊段,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是不能实现鱼病治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02

药物选择不当

当前市场上鱼用药物种类繁多,仅就治疗细菌性烂鳃病为例,各个厂家生产的药物品种就更是五花八门。厂家往往给新药冠上一种神乎其神的名字,标签上介绍应用范围特别广,效果特别好,几乎包治百病。基于商业保密或者其他原因,对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很少介绍,药物使用说明上也是仅粗略的介绍说每亩多大用量等等,更不用说针对某个具体养殖品种的具体疾病详细说明用量了。

03

药物浓度不足

凡药物都有一定的作用浓度,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往往是在一般理化条件下的推荐用量,不能死板套用。用药时要根据养殖鱼类、养殖条件(如有机质,水温等)和养殖方式等进行调整,个别情况下调整的范围还比较大。如果长时间采用低的治疗浓度,仅能对致病菌起到抑制作用,达不到杀灭的效果,变相的让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对药物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造成了耐药性,疾病很难根治。

用药疗程不够

在养殖行情处于低谷时期,有些养殖户鱼得病后不按时给药或使用一些便宜、劣质的鱼药,有时在病情稍有稳定后就停止用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疾病从用药治疗到治愈都有一个过程,鱼病的治疗也不例外,一般都需要一个疗程或更长一段时间的连续用药。

05

抗药性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鱼病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养殖户都非常重视鱼病的防治,意识到防重于治的原则,但大多数养殖户的做法是发现鱼不爱摄食就开始用药,不是用杀虫药就是杀菌药,并且预防用药的剂量往往超出正常的一倍,个别的甚至2倍~3倍,导致鱼类的抗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一种药物防治鱼病开始效果会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药效往往会减弱,这是因为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即耐药性。因此,要不定期的更换药物的品种进行交替使用。

为国家禁抗元年,中草药替抗势在必行,各省养殖大区都在积极配合查药残,保证市场绿色天然。可持续发展

小编提倡各位养户响应国家号召,使用中草药去治疗和预防鱼类各种疾病,杜绝减少试用化药和抗生素,保证上市的鱼虾蟹蛙没有药残。

为此小编为大家推荐一家重点扶持的无抗养殖中草药生产厂家——赛科集团,针对对虾,鱼类,蛙类专用治疗烂身,腐皮,驱虫,保肝,生物底改和各类菌种系列,可预防,可治疗,无抗,无药残。无抗绿色养殖,中药添加剂的开创者与引领者。

(止雪肠腮康)细菌性疾病

主要用在鱼类:烂鳃,烂身,疥疮,打印,赤皮,竖鳞等细菌性疾病。蛙类,红腿,歪头,蓝眼,腐皮病以及虾蟹荧光病,瞎眼,烂腮黑鳃,甲壳溃疡等病

规格:g/包*40包/桶。

(草本驱虫净):驱杀寄生虫

驱杀斜管虫,车轮虫,指环虫,纤毛虫等常见寄生虫。

成份为纯中药,天然,低*,无抗药性,无有害残留,无污染

欢迎来电垂询

如果有需要购买和代理的老板,可以点开

1
查看完整版本: 鱼病大爆发,看似简单,却治不好90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