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图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党史溯源中央苏区卫生工作方针
TUhjnbcbe - 2021/8/1 18:11:00
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来到井冈山和苏区,学习*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中央苏区从初步形成到发展壮大直至最后撤离,大约经历了六年的时间。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府在中央苏区成立。虽然苏区的主要任务是武装斗争、捍卫*权,但为了保障战斗力和防治疾病,*领导*民制定了卫生工作方针*策、建立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创办医务学校、开展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常识等,将卫生工作与*事斗争、*治任务紧密结合,取得了丰功伟绩。*领导下的苏区卫生工作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特征,在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把“服务面向”与“人民情怀”有机结合

卫生工作“面向谁”的问题,始终是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革命战争年代,首先面对的是*事斗争的需要,中央苏区时期虽然战事紧张,条件艰苦恶劣,但“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及其领导下的红*的根本原则。坚持把“一切为了伤病员,不准丢掉一个伤病兵!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作为卫生工作的核心,保证红*战士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少减员、少伤痛。

与此同时,中央苏区所在的赣南闽西山区,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农村人口的死亡率达27‰,人均寿命不足35岁。苏区把减少工农群众的“生疮害病”作为*府的工作重点。查阅历史档案,我们看到年秋天中央*府内务部令“决定各区设立诊疗所,尽力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

从年起,苏区各级*府成立了卫生运动委员会,管理辖区的卫生行*、卫生建设和卫生教育等事务。组建各级医疗机构、药业合作社,免费给群众看病,人民群众有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各级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表明苏区把广大民众就医看病、生命健康问题纳入了*的执*体系中。

二、把“预防第一”与“群众运动”有机结合

20世纪30年代初,中央苏区遭受严重的疫病侵袭,疫病成为“苏区中一大仇敌”。疫病的发生尤其以—年最为集中,呈暴发之势,波及范围极广。天花、鼠疫、霍乱、疟疾、痢疾、烂脚和疥疮等疫情、疾病在苏区大范围蔓延。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

苏区十分强调“预防第一”。根据苏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传染病流行特征,陆续颁布了《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暂行传染病预防条例》《卫生运动纲要》等一系列卫生法令和*策,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卫生运动纲要》中提出“苏维埃*府是工农自己的*府,他要注意解决工农群众一切切身的痛苦问题,污秽和疾病就是他们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并针对当时苏区流行的痢疾、疟疾、下肢溃疡和疥疮四大疾病,详细介绍防疫措施。年决定举行全苏区卫生防疫运动,并提出了具体的执行办法。《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记述的就是当年苏区开展卫生防疫运动,为了让老百姓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毛主席带领红*和老百姓在瑞金沙洲坝挖的一口“红井”。“红井”也成为中央苏区倡导健康生活的一个标志。

苏区注重“预防第一”与“群众运动”的有机结合。《卫生运动纲要》中提出“卫生运动是广大群众的”。苏区通过《红色中华》《斗争》《红星》等报刊大力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和卫生常识,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竞赛。年1月起,苏区*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从改进住房条件、饮食安全、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等影响健康的多种因素入手,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减少环境因素的致病危险。

三、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

“用中西医两法治疗”是中央苏区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在敌人*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之下,缺医少药是根据地卫生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当时西医人才奇缺,西药主要从战场敌人手中缴获或通过地下交通员从国民*统治区秘密购买。针对这种局面,苏区在设立卫生机构时就把中医药列入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如上杭、长汀、医院均开设中医部,提供中医药服务。面对人才缺乏,大力吸收和培养中医人才,许多民间中医师受到革命的感召,投身到革命队伍中来,为苏区作出了贡献。

中央苏区在《红色卫生》发表《我们目前的紧急任务》一文,倡导“尽量用中药代替西药……在敌人封锁下,在药品困难的环境中,更应该采用中药,加以制造或者配制”,以弥补西药供应之不足。苏区各级医疗机构克服困难,采集中草药、自制中药,开办药厂生产中药,积极研制新中药。年3月13日,周恩来高度肯定了中央苏区医技人员在自行研制生产药品器械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他指出“如卫生方面,我们能够自己制造药品器材,有些自制药品比西药的效力要好些。同时我们的药能及时地赶上部队的需要,如在今年我们每个红*战士都能够种上牛痘”。中央苏区自力更生创办自己的制药厂,缓解了革命根据地*民药品筹措的困境。

四、把“健全法制”和“制度保障”有机结合

*和苏维埃*府为了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规条例。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时很多条文的颁布并没有以正规法条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条例、纲要、简章、决议案、训令等形式出台,其法律效力等同于成文法,在制度上为医疗卫生工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苏区卫生法治建设从实际出发,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设置的规定。明确*府举办职责,医院、医院(如疯人院、疾病院等);明确卫生监管职能,医院、预防控制传染病、公共卫生场所、医生药剂师、药品及药材营业等监管。二是社会福利事业的规定。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劳工合法权益和生活福利、伤残劳工福利待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托儿所组织条例》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三是优待伤病兵的规定。因战斗负伤、牺牲者,*和*府都给予优抚及救济,出台优抚条例。四是培养医生思想*治、职业能力的规定。*府把加强医务人员思想*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课题,出台一系列法规条例。如《师以上卫生勤务纲要》《医院*治工作的训令》,这些规定促使我*培养了一大批医德医风高尚、献身革命事业的医务工作者。五是卫生防疫运动的规定。*府制定了一系列卫生防疫法律条例,如《防疫简则》《暂行传染病防疫条例》《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等。六是药品管理方面的规定,极大改善了根据地缺医少药的情况。

中央苏区通过制定一系列卫生法律条例,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建立医务学校、培养医务人员以及开办卫生材料厂等方式,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还实现了苏区医疗卫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并且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卫生运动,基本能够满足苏区*民的需求。

文字

饶克勤

编辑

王丽

责任编辑

任嘉霖审核

韩静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年12期第15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党史溯源中央苏区卫生工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