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
清
MING
明
24
节
气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
同学们
清明小长假马上来啦~
我们知道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
这一天
就像一座很长很长的桥
一端连着已故的亲人
一端连着无尽的思念
那么清明习俗你又知多少呢
清明习俗
QINGMINGXISHU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荡秋千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荡秋千在中国古代,树桠枝为架,拴上彩带,后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植树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因为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插柳
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随着清明节气的到来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气温也是逐渐升高
在这一天除了要扫墓之外
还有这些传统的清明节美食
要记得吃!
节日食品
QINGMINGXISHU
青团
春天的青团起初只流行在江南一带,随着美食的不断传播,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青团的颜色翠绿好看,口感软糯,馅料可甜可咸,适量吃一些青团对身体是有好处的,青团的版本因为各地习俗不同也是有不同的,有的地方是清明馃有的地方是艾粄等等;俗话说“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说的就是清明前后的艾粄,是一种传统小吃。
鸡蛋
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这个是因为在以前先秦时代在清明时节有禁火的习俗,一段时间的禁火,没有热食吃,在这段时间,煮熟的鸡蛋就是最好的干粮;清明时节吃鸡蛋一是象征着圆圆满满,多子多福,在古代的这个时候,人们会把煮熟的鸡蛋涂上各种颜色,等清明的时候把这些无菜单扔到河里,让五彩蛋顺水而下,下游的人则会打捞出来食用;二是象征着破壳而出,出人头地的意思,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让孩子们把鸡蛋打碎,寓意着打破蛋壳,出人头地。
螺蛳
民间有“清明螺,赛过鹅”的说法,在清明前后的螺蛳是最鲜美的,因为螺蛳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眠,刚刚苏醒过来,还没有开始孕育小螺蛳,所以这个时候的螺蛳肉质肥厚鲜嫩,很多朋友都喜欢在这个时间段吃螺蛳。
撒子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古时候寒食节有禁火寒食的风俗习惯,那个时候很多地方就会准备撒子,以便在禁火的时候有东西吃,撒子的成本比较低,而且易保存,口感酥酥脆脆的,很受老百姓的喜爱,所以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它是一种油炸食品,外表金灿灿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
芥菜饭
清明时节,很多地方都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这个习俗不仅清明时节有,很多地方二月二也是要吃芥菜饭的,这个时候的芥菜是长得最旺盛的时候,芥菜是带有一股比较冲鼻的味道的,吃起来还会有点苦味,但是喜欢吃芥菜的人是觉得它很好吃的,而且芥菜中的营养元素是很丰富的,这个时候吃芥菜饭是因为其“芥”的谐音,吃看芥菜饭,今年都不会长疥疮。
说到清明
那必然少不了诗词
但是一旦提到清明的诗词
是不是只会“清明时节雨纷纷”呢?
下面就来看看还有哪些吧!
清明古诗
QINGMINGGUSHI
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寒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寒食上冢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岁岁清明,不忘清明
让清明情愫常伴人生清明
因为这一天
有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延续
更是着我们对于故亲的无尽的思念
还有着那份心灵上的寄托
清明时节的一些习俗和饮食习惯都是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以及从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俗,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不用每一种都吃到,但是可以多了解,在此希望大家今年都能够顺顺利利,平安健康。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