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入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
初伏:7月17日至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至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至8月25日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全是食物组成,很安全,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一、三豆汤里都有哪三豆?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各有所长,和谐搭配。
1、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
2、绿豆有清热解*消暑的作用;
3、赤豆有清热利尿消肿疗效。原理:三豆一同食用,实为解暑、清热、祛湿、防病的消暑佳品。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其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作用。所以,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来说,喝这个汤,也是很好的。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二、喝三豆汤的功效
1、祛火消暑,清热去湿,不伤脾胃
三豆一同食用,实为解暑、清热、祛湿、防病的消暑佳品。绿豆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所以,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来说,喝这个汤,也是很好的。
2、解苦夏:
对于那些一到夏天,就没食欲、浑身乏力的人来说,这份三豆汤是大有裨益的。
3、消痱子:
小孩子最容易生痱子,这个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对于痱子也有不错的效果,也不用担心过于寒凉伤了脾胃。其实暑湿热*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像各种疥疮、痘痘、湿疹也都会产生。4、祛火、解乏、安全度夏:暑湿热*不仅带来痱子、疥疮、痘痘、湿疹等等,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会一些人感觉特别特别的累,晕沉沉的什么都不想做,苦夏之苦,身体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如果经常煮一些三豆汤喝,这些状况可以很快缓解。
三、三豆汤的制作方法: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新经络
4.小儿遗尿
属肝旺脾虚者,用黑豆、绿豆、扁豆、淮山药、莲子、乌梅、冰糖。
5.预防麻疹
可用黑豆、绿豆、红饭豆、紫草、银花、甘草。
6.预防流感
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桑叶、乌梅、银花、连翘、冰糖。
附:三豆汤虽好,但是也要注意
三豆汤一周可以喝两次,不宜天天饮用,三伏期间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老人、小孩或者平时肠胃不好的,可以加适量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平时我们常喝的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将于年7月2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课!邀请您参加学习!
学习内容:
①整脊手法:传授南北正骨手法绝技。快速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胸椎小关节错位,骨盆倾斜,腕踝关节错位等特效矫正手法。脊柱相关疾病的手法治疗:如眩晕、头疼、血压异常、胸闷气短、胸痛、心律失常、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痛经等病症。
②影像诊断:通过先进直观的影像检查和判读(X线.CT.MR)作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在此基础上再施以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手法,使得脊柱复位及相应脏器的疾病得以调理或痊愈。
学习费用:元(提前报名预交元可以申请优惠元学费)
上课时间:年7月27-29日(26日报到,学习3天)
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