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战士没有一个怕死的。”回忆往昔峥嵘岁月,91岁高龄的抗日老兵郝龙清掷地有声。
01: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0月,日军沿津浦铁路进入山东境内,经徐州会战后,山东全省沦陷。随后,各种抗日武装在山东境内迅速成立。
战火迅速烧到了郝龙清的家乡——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郝家许村。年3月,为了给被伪军活埋的父亲报仇,年仅16岁的郝龙清参加了八路军,成为胶东军区南海一分所的一名护理员,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八路军的英勇。
年底,为了和长期分居两地的妻儿团聚,50岁的郝龙清从部队转业,定居杭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到来之际,天目新闻记者在杭州专访了郝龙清老人,听他讲述一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往事。
父亲被日伪乡长活埋
为报仇加入八路军
年,郝龙清出生在青岛莱西县郝家许村。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的铁蹄蹂躏下,村里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郝家许村向西10里地就是日本鬼子,他们霸占了青烟公路,那是从青岛到烟台的唯一通道。”郝龙清楚记得,在他八九岁时,附近的日本鬼子发动了一次战争。“当时只听见一声炮响,老百姓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庄稼地里跑,躲在里面不敢出来。”
战火纷飞中,百姓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冬天吃地瓜,春天吃地瓜干。青黄不接的时候,连地瓜也吃不上,只好挖野菜充饥。”郝龙清老人说,当时饿殍遍地,伪乡长还整日想着搜刮民脂民膏,伪造公文向老百姓收税。
“村里一户人家实在太穷了,交不出东西,他们就把人家家里唯一的一口生铁锅给砸了,这家人吃饭、烧水全指着这口锅,这下连饭都吃不上了。”郝龙清老人说,他的父亲郝兴国是个读书人,他无意中发现了伪乡长伪造公文的事情,决定去揭发。
“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揭发,行动就暴露了,后来我父亲就被伪乡长骗去活埋了。”郝龙清说,父亲去世后,他每天都想着如何给父亲报仇,但一个人单枪匹马如何做到呢?
年3月,两个年纪稍长的亲戚来到他家,告诉他八路军的部队和老百姓一条心,专杀日本鬼子与敌伪军,人们像亲兄弟一样相处,去那儿或许将来可以为父亲报仇。
听说能为父亲报仇,郝龙清丝毫没犹豫,当晚就跟着他们逃出了敌占区,在共产党地下党员的护送下来到解放区平度县莱西南县大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
成为护理员
见证战争的残酷和八路军的英勇
由于年纪小,再加上天生患有哮喘,郝龙清无法到前线打仗,被安排在后方当了一名护理员。
“伤员的吃喝拉撒全归我们管。”郝龙清说,日本鬼子经常来村里扫荡,为了保密和伤员的安全,医务人员一律不穿军装。鬼子一来,郝龙清与战友们就把伤员转移到地道里,因为隐蔽得好,从没被来扫荡的日本鬼子发现过。
虽然没有直接经历战场上的残酷,但是在后方的郝龙清,每天都能看到鲜血淋漓的伤员。在郝龙清的记忆中,有一个伤员他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是骑兵连一个姓白的排长,为了去夺日本鬼子手里的‘歪把子’轻机枪,一条胳膊被打得血肉模糊,骨头都碎了,后来只能截肢。”每每提起这段往事,他都一边抹眼泪一边自豪坚定地说:“我们的战士没有一个怕死的。”
△郝龙清老人 记者 段松艳 摄
当时的情景郝龙清至今还历历在目,部队里发了新军装,战友们都舍不得穿,一听说要出发打仗了,立刻把新军装换上。“没有人准备活着回来,战士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的。”
“那时候的条件是最艰苦的。”郝龙清还记得,为了不被敌军发现行踪,他和战友们只能借住在当地村民家。“没有床,大家就睡在地上,因为太潮湿,身上长满了疥疮。而且也没地方洗澡,大部分人穿的衣服缝儿里,一溜儿都是虱子。”郝龙清说。
“我们的武器装备也不如敌军。日本鬼子是‘歪把子’轻机枪,我们是大刀、手榴弹和步枪。尽管如此,战士们还是一边举着大刀,一边喊着‘杀啊’冲上去,常常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郝龙清笑着说。
二次参军亲历多次战争
抗美援朝后成为我国第一批飞行员
年,军队精兵简政,因患有哮喘病,郝龙清被迫退役,回到家乡。
一年军旅生涯的锤炼,让军人情怀流进了他的血液。年春天,一心想回到军队的郝龙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二次参军,成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27军的一名卫生员,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期间多次立功。
年10月,郝龙清所在部队改为志愿军出国参战,他以护士的身份跟随27军从丹东抵达朝鲜,参加抗美援朝。“这次战争根本不分前方、后方,美军依仗着他们的空中优势,不分昼夜进行轰炸,很多志愿军战士都牺牲了。”最令郝龙清痛心的是,他眼睁睁看着一位朝夕相处的战友在美军的轰炸下身亡。“他还很年轻,连恋爱都没谈过。”
这段抗美援朝的经历深深触动了郝龙清,他说:“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飞上战机,狠狠打击那些美国佬。”抗美援朝结束后,郝龙清听说部队要招飞,毅然参加了空军飞行员选拔,最终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被部队评为一级驾驶能手、一级轰炸能手、一级射击能手。
△担任飞行员时期的郝龙清 记者 吴煌 摄
如今,退休多年的郝龙清老人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在他的书架上,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读到好句子,他会摘抄到一个小本子上,记者看到,这些小本子已经装了满满一抽屉。此外,他还坚持每天读报,遇到分析国际局势的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到本子上,闲暇时再拿出来翻一翻。
在郝龙清看来,当今世界,中国如果想要变得更强大,一定要在科技创新上掌握话语权。对此,他寄希望于现在的年轻人:“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为中国变得更强大贡献年轻的力量。”
记者段松艳吴煌见习记者韦建苗
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