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图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仙亭寺的传说
TUhjnbcbe - 2025/2/23 2:19:00
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难看吴头

“冷仙亭”是嘉兴市区一个有名的宗教活动场,想必许多善男信女都了解与知道。但对“冷仙亭”的熟悉,估计还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一座道观。

就像人们常说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冷仙亭”早在太平天国之后,清光绪年间就完成了道释更替转换,现今已成了佛门圣地。

年更名具有鲜明佛教色彩的“仙亭寺”至今。 

据史料记载,冷仙是元末明初的传奇人物,本名冷谦,字启敬,嘉兴人,道号“龙阳子”,自称“黄冠道人”。

当然自古以来,现实生活中喜欢名人效应,只要他们走过地方及沾点边的,都要认亲争名,如杭州和湖南常德等城市,都在引经据典来攀冷谦为故人,以提高城市品味。我想名人“啃老”之争,不必当真,大肚能容天下,相互理解,你有我有大家有也无妨。 

 由于冷谦精通音乐,喜欢书画,会武术健身,擅长医术。明清期间嘉兴流传他很多的传奇故事,于是百姓便有了精神寄托,崇拜冷谦,奉为仙人。

在玄妙观西北隅的道纪司,设祠供奉冷仙神像,于明崇祯八年()建立“冷仙亭”,清道光二十八年()又重建。 

与近代无锡雷尊殿道观华彦钧道士,也就是著名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相似,以前道士会乐器演奏,信徒有红白喜事要去吹奏演唱做道场,于是产生了很多有影响,人民喜闻乐见又脍炙人口的经典乐曲。

如阿炳的“二泉映月”便是典范,其实冷仙也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最为有名的音乐著作“太古正音”,可惜琴谱散佚失传,那时也没有录音设备辅助留存,否则遗留至今绝对是传世佳音。

道家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擅长运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来为人类医治各种疾病,除了悬壶济世之外,还讲究养生之道,练仙丹,追求长生不老,也是道教所追捧之事。

我们现代人所谓的“吃了精神好不显老”之类的保健品,就是古人企盼的“仙丹灵药”。冷仙所写的养生之道《修龄要指》,对后人的生活起居仍有借鉴意义。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逐年提高,除了先进的医疗条件保障外,道家养生理念起到至关的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武侠小说泰斗级人物金庸先生笔下《倚天屠龙记》中,冷谦被塑造成武林高手,与说不得、张中、彭莹玉、周颠并称“明教五散人”,且武功排名最高,外号“冷脸先生”。书中的冷谦沉默少言,性格冷静,从来不说半句废话,独来独往,鲜与人打交道。但为人真诚忠实,不爱处理大事。可谓是人如其名,孤僻冷傲,是小说中最有魅力的配角,可见金庸先生对这位家乡故人偏爱至及。

或许是佛祖佑护,经历几百年的风雨战火,寺内至今遗留明代古井、黄杨树和石柱,以及清代石碑和铜钟。如今已作为镇寺之宝,供奉在寺院。

与玄妙观建立同期的古井,完全是依据道教风水学来挖掘。井口泾山石凿就“天圆地方”图腾,把中国道教的哲学思想,阴阳平衡、动静互补,诠释于水井之中。

据说此井源泉通海,数百年来从未干涸,井水清透又甘甜。而瓜子黄杨古树原来有左右两棵,可惜殿前左侧那棵,由于被信众过分顶礼膜拜,扒光树皮而死。现仅存右侧那颗孤独矗立在那。民间有“千年不大黄杨树”的说法,长到如此粗壮的古黄杨,树龄近年,在江南地区实属罕见。 

古井与古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闻崇祯末年初夏,有个全身长满疥疮,已庵庵一息的小乞丐,倒在玄妙观山门外。被乐善好施的道人发现,背到斗母殿前,从门口井里勺了点水,又随手摘了边上的黄杨树枝,用枝叶泡水给乞丐洗了个澡。

第二天小乞丐醒来,身上的疥疮已消失,身体也恢复健康,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于是便留在玄妙观潜心学道。小乞丐起死回生的故事被广为传开了,慢慢变得越来越玄乎,人们纷纷涌向殿前淘圣水、摘仙叶,仿佛吃了就会包治百病,一生平安。

后来逐渐演变摸古树、尝井水,成了祈福身体健康的习俗。

仙亭寺的古铜钟铸于“光绪十年冬月谷旦”,上端有莲花图纹,下端为八卦方位图纹,此钟既有道教符号,又有佛教铭记在中国宗教界极为少见,它印证了道释更替历史沿革的过程。

这一法器虽然身上留有“文革”的伤痕,但十分荣幸,躲过了“破四旧”的厄运,劫后余生,成了今天有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 

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仙亭寺如今焕发了生机,不仅是嘉兴历史文化的见证,还成为了嘉兴及附近地区信众的重要活动场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仙亭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