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图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只要方法正确,通过修习忍辱波罗蜜来对
TUhjnbcbe - 2024/5/10 17:08: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一、用良性的新习惯取缔顽劣的旧习

当代的文化,总说人类就是习惯性的动物,马云的淘宝,甚至声称他们所要做的生意,便是通过人类习惯来赚钱的生意。

在佛法上不叫习惯,而是叫作习性,而且这个习性,据说是来自于无数生生世世中,一切善恶行为所造就的,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只是这一辈子才形成的习性。

密宗对于有为法的修持,有一个说法叫作“串习”,这种说法非常妙。

既然我们过去的行为,能造就我们现有的习性,我们自然可以用另一种更强而有力的行为,来形成一种新的习性,去取缔原来负面、并且顽强的坏习性,像这样的过程便叫作“串习”。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习字古人说像飞鸟形,上面两个翅膀,下面的太阳,也是一幅图案画,是练习的习。”

新长好羽毛,刚学飞的雏鸟,只是通过不断地扑腾着翅膀,突然在某一刻就会飞了。

这些小鸟好像也没读过几本书,也没学过什么飞行理论,只是不断的重复着简单的挥翅动作,直到把这个简单的挥翅动作,和本能完全达到相融相忘的境界,那时天大地大,竟然任凭牠展翅飞翔了。

这就跟我们小时候学踩单车一样,从刚开始倒倒歪歪,坐都坐不稳开始学习踩起,但也就是在这歪歪倒倒当中,就是那么奇怪,突然在某一天的某一刻就会踩了。

只是刚会踩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不得不把整个精神都专注在手脚上,和专注在掌握人车的平衡上,心里总是战战栗栗的,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摔跟头了。

直到这个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窍门,但只要我们每天仍然坚持出去踩单车。

同样也是在某一天,突然间就发现自己,不仅能够轻松驾驭了,还能一边踩着单车,还一边说着话闹着玩。

那时的心思,压根就没有放在踩单车这件事上,但身体和手脚,却好像和单车完全融合为一体一样,彼此相忘了。

倘若过后,你还想把其中的道理给说出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表述这种感觉,这就叫作不可思议,世间万事的道理,就是这么神奇,这么简单。

二、远不止“简单的重复”那么简单

但如果你听到这里,就认为仅仅只是借助机械化般,不断重复着简单的动作,就能开发出我们自性中的功能,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当我们启动风扇的那一刻起,风扇的页片便已通过高速旋转,一直在实践着“无数简单的重复”,但却从未有一台风扇,能在这重复旋转的过程当中,掌握了飞行的本能。

其实,在我们不断简单重复着练习踩单车时,我们在无形之中,已经把自己的觉识、认知和感受,同时带入到这个“简单的重复”动作的当下里去了,这才是修持真正产生质变的意义所在。

让我们的觉识、认知和感受,能够融会到修持的每一个当下去,如果失去了这种参与和专注,剩下的,也只是毫无意义的机械化动作而已。

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其中所包含的一切有为法,只要我们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握住“无数个简单的重复”,这一个诀窍来修持的话,自然能成就这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本事。

所以说,无论任何一件事,只要我们紧紧的掌握住“无数个简单的重复”,这一个诀窍来串习,那么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毅力了。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

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要是到了这个时候,还认为这世间仍有某些高深艰难的事,是无法变得轻而易举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先借助一些小小的损害,来开始修习这个安忍法门,并且在熟练自心的忍性之后,再逐渐把所要面对的苦受,加深递进,用来增强我们修持安忍的力度。

这样一来,到了最后,即便是再大的灾难和苦患,我们也能够轻松安然的面对了。

三、愉悦和疼痛只是同一种触受的变化

温柔的抚摸,所带来的触受,我们会把它认为是一种乐受,甚至是一种令人享受的快感;

但只要稍微加重这种抚摸的力度,这种触受就会变成酸痒;

我们再把抚摸的力度,进一步加重的话,触受就会由酸痒变成微疼;

如果继续把这种抚摸的力度,加到更大,微疼就会转变成痛疼,进而演变成难以忍受的剧疼。

从这段文字的述说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乐受、酸痒和疼痛,其实都只是同一种触受的轻重变化而已。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那些是快乐的,这些又是痛苦的,只不过是我们在感官的认知上,产生的一个错觉罢了。

蛇及蚊虻噬,饥渴等苦受,

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日常生活中,像被蛇蚁蚊虫所叮咬啃噬,以及饥饿干渴等等,都是最常见的苦受;

包括疥癣烂疮等等,这些皮肤疾病,为我们所带来的,各种身体上的疼痒难受,也都是一些早已经司空见惯了的苦受。

既然像这样一些毫无意义的苦受,我们都能够去忍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苦受,借来用以修持,像安忍这样更有意义的法门呢?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

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所以,当我们面临着严寒酷暑和风灾涝旱,这些自然灾害时;

或者,我们的身心正在承受着疾患病痛的折磨;

甚至,当我们面临怨敌的捆绑羁缚、和遭受殴打、以及鞭笞,这些威胁迫害的时候,我们更不应该让自己过于懦弱和畏怯。

因为在这个时候,如果过于娇弱的话,往往只会在更大程度上,加重自身感受所承受的痛苦,除此之外,好像也不能为我们带来其它任何益处了。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

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

人与人,在胆量上的差别,有时悬殊真的很大。

有一些人,不管是和人争战,还是干体力活,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受伤出血,不仅不会退怯,心气反而越加坚勇,甚至干起活更加起劲。

但有一些人就是相反,不要说见到自己流血会吓蒙了,即便见到的是他人流血,也会慌了心神,甚至,还有可能当场就晕厥,不省人事。

所以,过去祖师大德所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也”,现在想想,那是何等的大雄大勇啊!

四、《蒙》卦里软硬并施的教化智慧

我们应当明白,修习安忍法门,绝不是世俗中人所误会,我们是在向苦难低头,向命运屈服。

如果真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们现如今的这般行径,岂不是像懦夫一般的怯弱了?

我们之所以要努力精进的去修持安忍法门,目的是要借助苦受的对境,来逆转自己的心性,并在这娑婆世间洗炼真心。

正如有一句禅语所说:“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像上面所提到的这两种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完全是因为各自内心的坚韧,与怯懦不同所导致的。

虽然凡夫力弱,没有诸佛菩萨所具有的智慧威德,在一时之间,也许转化不了物境,但我们却可以用心去转化自己的心性。

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所以,我们才要通过精进不懈的修习力,来轻视这些损害苦难,保证我们自己的心性,永远不会被一切苦难所侵扰和损毁,这才是修持安忍法门的重心所在。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

真正有智慧的人,纵然历经千难万险,吃尽苦头,然而内心,仍然能够保持清明澄净,不会受到丝毫干扰。

须知这世间的一切过患,都是起源于人的蒙昧无知,佛家称之为无明。

我们平时常说的“启蒙”和“开蒙”这些词语,便是来自于儒家圣典《易经》里,第四个卦《蒙》卦。

《蒙》卦是一个重复卦,由上卦代表山、代表阻碍的《艮》卦,和下卦代表水、代表险难的《坎》卦,这两个单卦所组成的复卦,本义象征蒙昧无知。

《蒙》卦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是“山下出泉”,古人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现代的人喜欢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任你再清白,只要来到这个世间,随随便便走上一回,也得是五颜六色。”

一般人没有多少定性,最容易迷失在艰难险阻的时候。

当面临危急情形时,在心理情绪上,往往会呈现出“心急火燎”、“焦虑烦燥”和“患得患失”等心理现象,更容易让我们彷徨迷惑。

像平时常说的“病急乱投医”,和“慌不择路”这样的情形,几乎都是出现在这个时候。

因此一般人,若不经过一番磨砺洗涤,哪来的清明澄净啊?

至于如何来磨砺洗涤,咱们就先通过这个《蒙》卦,好好的来体会一下儒家先圣的教化智慧。

比如,那些三岁稚童,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经常去触碰到很多危险的过患。

由于实在太小不懂事,而我们这些能够分辨凶险的大人,往往也没办法用言语和道理去启导说明,也就只能暂时采用打骂体罚街等行为,来做到止恶防非作用。

除非等到小孩子渐渐长大以后,才能开始给他舒明道理,也确实是无奈之举啊。

所以《蒙》的初爻说:“发蒙,利用刑人,用说(脱)桎梏,以往吝。”

这段话的意思是:“为了开发民智,我们不得不采用刑罚等强硬手段,来管制社会。

但法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造恶的人能够及时醒悟,早日解脱附加在自已身上的桎梏。

如果违背了这个正道,过分偏重于法制,只会导致社会发展的退化。”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平时之所以打骂小孩,并不是我们特别喜欢打骂小孩。

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小孩能远离危险和错误,及早地走上正道,而不是让他们尚在蒙昧无知的时候,就已经葬送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前境。

《蒙》卦的上爻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有时,我们为了纠正人们因为蒙昧而犯下的过患,也可用佛法理解为因无明而造恶业,不得不采用一些严厉的惩罚手段。

但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加倍的清醒明白,这“惩恶”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扬善”,万万不可沦为“以恶止恶”,反倒让自己也变成了恶人了。”

有时是非太清、善恶太明,反而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便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宽容心怀,把恨铁不成钢的爱惜之情,变成了毁材灭器的暴戾之气。

让自己原本是为了利益福人的慈悲心肠,硬生生的给扯换成了修罗嘴脸,确实令人惋惜悲痛啊!

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事理,就恰如道家智慧所讲到的“恩里生害,害里生恩”,是同等的意思。

今天谈论《易经》,是为了借用《蒙》卦的道理,来进一步叙说《安忍品》接下来,这两首偈语所蕴含的安忍智慧。

以佛法的观点来说,造就贪嗔痴诸等恶业的根本,便是“无明”,这也正是《蒙》卦所讲的“蒙昧无知”。

也唯有对这种“无明”幡然醒悟,才有可能藉此“蒙昧”的对境,来磨励修养自心的正气,这才是《蒙》卦的主旨。

所以,孔子这才给《蒙卦》下了一个定义,便是:“蒙以养正,圣功也。”

同样是在这山阻水险的蒙昧当中,有人因此而丧失了自我,却也有人因此而修出了一泓清泉来,所谓“在山泉水清,入尘水亦清。”

能做到这一点,才算得上不辜负往圣先贤,智慧教化的良苦用心。

五、孔雀好食五毒和凤凰浴火重生

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嗔等敌,

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在和一切烦恼进行奋战搏斗时,虽然会因此,而承受众多损害和苦恼。

但我们是不是应该以更坚毅的心志,去克服这种种苦恼,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勇气,来战胜和摧毁像嗔心这样的敌人

儒家说“剋己作圣”,只有那些能够制伏烦恼无明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勇士。

反而那些只会伤害有情众生的人,就好像是一群只敢宰杀尸体的懦夫一般,不仅可笑,而且还很可耻。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

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据说孔雀专吃有毒的东西,像蜈蚣、蝎子,越毒的东西越喜欢,因为这样的毒物吃多了以后,它们的羽毛会变得越发光彩艳丽。

众生在六道苦海中沉沦,而菩萨却能在五浊恶世里,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成就无量功德智慧,因此般若经上,常用孔雀食毒,来比喻菩萨们的功德炽盛。

另外,传说中的凤凰,开始也只是一种凡鸟,但当它五百年的大限到来时,它便会收集香木自焚,并在烈火的燃烧当中,获得了重生。

而且重生后的凤凰,会变得羽翼丰艳、音声清远、神髓惊俗,还能因此获得了真正的永生不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神鸟,所以世人称之为“凤凰涅槃”。

孔雀食毒,羽毛却越发艳丽,而普通的凡鸟,只要稍微啄食,生命便会消亡;

金银石木等诸物,碰到烈火焚烧,就化成了灰烬,而凤凰却能够在烈火的洗炼中,获得涅槃永生。

所以,对于修持智慧正道的人来说,在现实人生中,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对境,其实并不重要。

我们的心性智慧,是否具备有像孔雀和凤凰那样的德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首偈语才说:“苦痛病害,其实蕴含着无量广大的功德,它能够让我们在心地上,对生死无明,深深地生起厌离心,彻底地遣除内心的骄傲自满,进而能够对生死轮回里的苦难众生,萌发了恻隐慈悲之心。

从此,不管是严于律己,还是引导众生,不仅耻于造作诸种恶行,还能更加乐于奉行众多善行正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要方法正确,通过修习忍辱波罗蜜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