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刀万剐的刑罚就是古代的凌迟处死之刑,千刀万剐一词的出处在于元曲《盆儿*》第四折:即日押赴市曹,将他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从这段戏文中也能看出千刀万剐是用来形容凌迟处死之刑的。
凌迟处死之刑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本来不列在正式的律法之中,属于统治者强加出来的酷刑,到了辽宋时代被列入正式的律法之中。凌迟处死之刑之所以又叫千刀万剐是需要让受刑者当众被零刀碎剐,受刑者需挨满几千刀之后受尽很久的痛苦折磨才能咽气。
虽然凌迟处死一词始见于五代十国时期,但是不代表这个酷刑在五代十国时期才出现,凌迟处死这个酷刑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兴起。
确切的来说凌迟处死是属于五马分尸也就是车裂刑罚的升级版酷刑,五马分尸这种刑罚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曾经就对和他老妈赵姬通奸生子的假太监嫪毐动用了五马分尸的酷刑。
汉朝时期律法相对先秦时期宽松很多,很少使用车裂的酷刑,也没有将其列入正式律法之中,但是到了南北朝之后由于国家分裂,战乱频发,统治者为了震慑反对者,所以在车裂之刑上升级了凌迟处死之刑,只不过在南北朝时期凌迟之刑叫作剐刑。
南朝宋后废帝刘昱更是亲手执行过剐刑,北朝齐文宣帝高洋更是经常使用剐刑,因此可见在南北朝时期剐刑是统治者镇压反对派的酷刑。
唐朝建立之后摒弃了南北朝和隋朝时期的剐刑,唐朝初期和中期都是基本禁止使用剐刑,甚至在唐玄宗天宝四年(年)时,唐玄宗曾经一度考虑废除死刑。不过自“安史之乱”之后,在唐朝中后期为了稳定统治,剐刑又被唐朝所恢复。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抗击安禄山兵败被俘,颜杲卿大骂安禄山,就被安禄山施以剐刑诛杀。
因此自安史之乱后剐刑再度萌发出来,成为统治者镇压反叛者的酷刑,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也被称之为凌迟之刑,这个名字也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在五代十国末期有很多文人都建议废除凌迟之刑,认为过于严苛残酷,因此在五代十国末期凌迟之刑逐渐被废除,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更是直接废除了凌迟之刑,宋太祖颁布《刑统》规定重罪最多只判斩或绞。
在宋真宗时期陕西爆发了农民起义,宋真宗派人平叛,在平叛之后宦官杨守珍建议宋真宗将起义*首领全部处以凌迟之刑,宋真宗否决了这项提议,宋真宗建议将起义*首领交由司法部门审理,不许使用凌迟之刑,依法判决即可。
也正是因为宋真宗制止了凌迟之刑,因此这些起义*首领才只被斩立决,免受折磨而死。所以北宋在初期是禁止使用凌迟之刑,并且凌迟之刑也不被列入律法之中。
虽然北宋禁止使用凌迟之刑,但是北方的辽国却十分钟爱凌迟之刑,目前最早记录凌迟之刑这个名词的就是辽国的文献中所记载,而辽国的凌迟之刑则是继承于五代十国时期。
但是北宋到了宋神宗时期由于*争逐渐起来,因此吸取了辽国的凌迟之刑,这样也就把凌迟之刑又被恢复出来,并在宋神宗时期被列入了死刑之一,只是没有正式被写入律法中。到了南宋之后,凌迟之刑则被写入了律法中,凌迟和斩刑、绞刑成为了死刑名目。
元朝本身作为外族统治的王朝,更是需要对汉人加强震慑,因此元朝很高兴地继承了南宋的凌迟之刑,元朝将凌迟之刑作为死刑之一正式列入法典之中,此后凌迟之刑被作为写入法典的正式刑罚一直持续到近代清朝将其废除。
虽然在元明清时期凌迟之刑被作为死刑之一的刑罚明确列入法典,但是三朝律法中都规定要严格谨慎使用凌迟之刑,而凌迟之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大恶极的重犯。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明确规定凌迟之刑只适用于十恶不赦之罪的重犯,所谓十恶不赦之罪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项重罪。
十恶不赦中谋反就是指想造反推翻皇帝;谋大逆是指破坏皇室宗庙、陵寝、宫殿等蔑视或侮辱皇帝尊严的行为;谋叛就是指背叛朝廷,叛国之罪;恶逆是指殴打或杀害祖父母和父母以及舅舅叔伯等直系长辈;不道是指灭绝人性,残忍恶意杀害他人,在元明清三朝律法中都明确规定拐卖儿童进行迫害,然后利用这些孩子去乞讨的人,还有断人四肢或者灭三口之家以上满门的人,以及组织暴力团伙谋利这些都属于不道之罪,如果犯了这些罪被抓住就会被处以凌迟之刑;大不敬是指冒犯皇室尊严的行为;不孝是指对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长辈不尊重的行为;不睦是指亲属成员之间互相殴打甚至谋杀;不义是指妻子谋害丈夫,下级谋害上级,或者学生谋害老师;内乱是指近亲之间通奸,做出违背伦常的事情。
朱元璋在《大明律》中规定即便是所犯十恶不赦之罪的重犯也要依情节轻重才会处以凌迟之刑,所以并不是犯了十恶不赦之罪的人都会被凌迟,主要还是看犯罪程度。
在明朝获得凌迟之刑最出名的人当属方孝孺、刘瑾、袁崇焕、郑鄤四人了。方孝孺是建文帝时期的忠臣,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后,建文帝失踪,方孝孺宁死不降并痛骂朱棣为篡位之君,朱棣恼怒下令将方孝孺先以凌迟之刑,之后又以车裂之刑将其分尸,并诛其十族,与方孝孺同时期差不多因反对朱棣被杀的还有御史大夫景清图谋刺杀朱棣,也落得和方孝孺一样的下场被凌迟后诛十族。
刘瑾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大太监,擅长讨明武宗朱厚照的欢心,因此获得信任,成为权倾一时的权宦,后来刘瑾被人揭发有谋逆之心,明武宗亲自带人抄他的家,在他家中发现了伪造的玉玺等物,明武宗大怒下旨将刘瑾凌迟三日处死,并锉尸枭首。
由于明武宗下了严旨,因此后来刽子手在给刘瑾执行凌迟之刑时真的是碎刀子割肉,一点一点割,整整割了三天三夜,总给刘瑾留一口气,最终在第三天晚上割满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毙命,死后被锉尸枭首。
袁崇焕是明末蓟辽督师,由于明末帝崇祯帝朱由检中了清太宗皇太极的反间计,误以为袁崇焕与皇太极勾结反叛,因此将袁崇焕处以凌迟之刑。
郑鄤也是明末时期的大臣,他在文坛素有才名,但是后来卷入了*治*争之中,被人诬告杖母奸妹,其实郑鄤殴打母亲确实是事实,但是奸妹却属诬告,如果单单只是杖母,郑鄤也不会被凌迟处死,恰好奸妹加重了他的罪名,因此崇祯亲自判定了郑鄤凌迟处死之刑。
据记载郑鄤在凌迟处死时整整被切割了三千六百多刀才死,也是明确记载凌迟刀数中受刀最多的犯人。
其实凌迟处死之刑虽然被列入法典,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应该切割多少刀,轻则只切割四肢然后就杀死犯人,重则切割数千刀,明朝的刘瑾和郑鄤也是有史记载以来最为详细记载刀数的凌迟犯人,而且他们俩的刀数也远超之前元朝通常的一百来刀的就结果犯人性命的凌迟之刑。
而且自明朝开始凌迟之刑还给刽子手带来了一项额外收入,就比如郑鄤被凌迟处死之后,他身上切下来的一条条肉则被刽子手当街出售,当时民间曾传言人肉是配制疥疮药的原料,因此不少人都向刽子手购买凌迟处死犯人身上的肉,这也算是给刽子手带来了一项额外收入。
明朝可以说是凌迟之刑的巅峰朝代,在明朝被凌迟处死的人刀数远胜于元朝和清朝,而且使用凌迟处死之刑的频率反而还很高,因此明朝算是有记载的凌迟之刑巅峰朝代。
清朝初期清廷为了严厉震慑反清复明的势力,凌迟之刑用得较多,到了清朝中期文字狱达到巅峰,因此不少文人仅因作品中有大逆不道的言辞就会被定上凌迟处死之罪,不过清朝皇帝如康熙和乾隆都会对外故作宽仁,将凌迟处死改为斩立决,但是肯定要牵连家族成员。
不过清朝虽然相比于明朝在刑罚之中比较宽和,尤其是凌迟之刑用得比较少,但是清朝后期起义频发,诸如太平天国起义,捻*起义等等,清朝统治者为了震慑天下,对太平天国起义和捻*起义等起义*首领抓获之后就是处以凌迟之刑。
太平天国起义*领袖翼王石达开被清*抓住之后就被处以了凌迟之刑,天王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清*抓获之后也被处以了凌迟之刑,捻*起义的领袖张乐行和赖文光被清*抓后同样也得到了凌迟之刑的待遇。
到了清朝后期凌迟之刑基本成为了统治者镇压反对派的威慑手段,不过也别看太平天国起义的不少首领都被清朝凌迟处死,其实太平天国更是经常滥用凌迟处死之刑,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就曾经因一对夫妇没有遵守太平天国内部的男女分营休息的条例,将这对夫妇惨无人道的处以凌迟处死之刑,虽然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等起义频发,凌迟处死之刑在晚清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但是比之清朝,太平天国滥用凌迟处死之刑是有过之无不及。
关于凌迟处死的行刑方式参考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也是非常不尊重人性的一种刑罚,被判凌迟处死的犯人在行刑当天要被全身赤裸游街示众,然后固定在木驴或者架子上后再由刽子手行刑。
最关键的是女性犯人也是要受此刑罚,据史料记载在乾隆时期,直隶有一个二十四岁的曹姓少妇与他人私通,并且还亲自动手谋杀了亲夫,这属于十恶不赦之罪中的不义之罪,因此这位曹姓妇女就被当地官府判为凌迟处死。
曹氏在行刑当天验明正身后,被脱光衣服,赤身露体,由稳婆给她梳理好了便于凌迟之刑的发型,然后官差将赤身露体的曹氏绑在囚车上运到街上游街示众一个时辰,游街示众后押到法场准备行刑。
曹氏被押到法场后,法场上已经供奉上了被她杀害的丈夫牌位,并由丈夫的家属先用藤条抽打她的屁股,抽打完事之后,到午时三刻,曹氏被刽子手执行了凌迟之刑,总共被切割了十八刀才死。
当然像这种赤身露体游街示众只适用于普通身份的女人,如果是有身份的女人,则会被不公开秘密处死。
在明世宗朱厚熜时期的壬寅宫变中,宫女杨金英等人企图谋杀明世宗,后来失败被抓,这件事还牵扯到了明世宗的妃子曹端妃,因此杨金英等人被判处了凌迟处死,她们和曹氏一样先是赤身露体游街示众,然后才被当众凌迟处死。
而曹端妃由于身份高贵,是明世宗的妃嫔,因此没有被游街示众,只是被不公开秘密的在皇宫中被处以凌迟处死之刑。因此凌迟处死之刑执行起来也分犯人的身份等级。
由于凌迟处死之刑的残酷和对人性的不尊重,因此自古以来就一直有人建议废除凌迟处死之刑,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曾经上《陈情书》恳请南宋*府废除凌迟之刑,此后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少有见识的官员主张废除凌迟之刑,但始终没有被统治者采纳。
晚清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清朝的刑部尚书薛允升就建议废除凌迟之刑,此后薛允升主张废除凌迟之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沈家本。
在光绪三十一年(年),当时清朝内外矛盾重重,欧洲人又用照相机拍摄了晚清时期一些被执行凌迟之刑的画面,此照片一经流出,在当时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欧美等国家纷纷谴责清朝毫无人道,还保留着凌迟处死之刑是人类文明的退步,因此清*府在当时为此承受了内外的巨大舆论压力。
清朝当时的法务大臣、大理寺正卿沈家本于是顺应局势,效仿陆游的《陈情书》给光绪和慈禧上了《陈情奏表》,主张废除凌迟处死之刑。
慈禧迫于内外压力也只得同意废除凌迟处死之刑,因此年4月24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对外宣布废除凌迟处死之刑。
有意思的是在清朝宣布废除凌迟处死之刑前后居然还有两人死于凌迟处死之刑,一个人是在光绪宣布废除凌迟之刑前半个月因谋杀主人被处以凌迟之刑的奴仆符珠哩,另一个则是在宣布废除凌迟之刑之后被凌迟处死的江洋大盗康小八。
符珠哩是满族包衣奴才,隶属于一位蒙古王子,他因为不堪忍受主人的欺辱,于是杀害了自己的主人蒙古王子,最初蒙古贵族想将他带走按照蒙古的火刑处死,但是光绪认为火刑太过残忍,于是他不准蒙古贵族把符珠哩带走,按照大清例律给符珠哩判了凌迟之刑。
符珠哩在死前由于得到了光绪的怜悯,刽子手特意给他服用了大量的止痛药,因此符珠哩在行刑时毫无痛苦表情,在象征性割了几刀之后他很快就被刽子手结果了。当时围观的法国人将符珠哩被执行凌迟之刑时拍下了照片,也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本来符珠哩不出意外应该会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位被执行凌迟处死之刑的人,结果还真出现了意外,一心想在青史留名的江洋大盗康小八代替符珠哩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处以凌迟之刑的人。
康小八本来只是江洋大盗,他不会被处以凌迟处死之刑,但是他一心想青史留名,于是在慈禧亲自审讯他的时候,他高喊“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的名言,惹怒了慈禧,当场被定下了凌迟处死之刑。
按理说清朝当时已经对外宣布废弃了凌迟处死之刑,但是由于康小八是在清朝宣布废弃凌迟处死之刑前被抓,因此判不判凌迟处死之刑都是模棱两可,可他惹怒了慈禧,因此即便清朝已经宣布废除凌迟之刑,他还是在年5月10日这天被凌迟处死。
而老北京人对于凌迟处死的传闻大多是来自于观看康小八被执行,其实按照传统规矩应该是午时三刻执行凌迟处死,但是由于清朝此前宣布废除了凌迟处死,所以在凌迟康小八的时候清朝没有举行游街示众,也没有午时三刻处死他,而是在清晨天刚亮时低调的处死了他,并且由于清朝已经宣布废除凌迟处死,因此刽子手也没怎么为难康小八,只切了他几刀就刺穿他的心脏结果了他。
自年清朝宣布废除凌迟之刑后,这个残酷的刑罚大家本以为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万没想到在后来民国时期的*阀身上又复活了。
据毛主席回忆,在清朝废除凌迟之刑后,民国时期却在一些残忍的*阀身上复活,这些残忍的*阀对不少进步人士实行了凌迟之刑。
共和国开国元帅贺龙的妹妹贺满姑烈士就是被民国反动*阀施以了凌迟之刑,年贺龙元帅奉命返回湖南老家桑植发动桑植起义,组建工农革命*,贺满姑毅然跟随哥哥贺龙发动起义,随即引起了反动*阀的血腥镇压,在与反动*阀斗争中贺满姑被反动*阀抓获。
反动*阀对贺满姑进行了严刑逼供,想从她口中套出贺龙的去向和工农革命*的信息,贺满姑宁死不屈,最终反动*阀在桑植县城外对贺满姑实行了凌迟之刑,贺满姑壮烈牺牲。
因此很多人都以为自光绪宣布废除凌迟之刑后这个残酷的刑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很多反动*阀还都在使用这种酷刑。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凌迟之刑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