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常见的水产类食品,虽然它又滑又小毫不起眼,但却是美味又营养。泥鳅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很多爱吃泥鳅的人常常会赞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它的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也被人称为”水中人参”。为什么泥鳅能享有那么高的赞誉呢?一起来看下吧!
泥鳅的营养成分
泥鳅虽然没有鳞片,体型也较小,但它确实是鱼的一种,而且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泥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而且其皮中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均衡性较好,肌肉中谷氨酸相对含量最高,而皮中甘氨酸含量相对丰富。除此之外,泥鳅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B以及铁、磷、钙等矿物质。
泥鳅的营养功效
1.养肾生精,促进优生优育
泥鳅具有补中益气、缓解肾虚、养肾生精的功效。泥鳅中富含赖氨酸,赖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之一,适量吃点泥鳅,不但能促进生精,还有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泥鳅体内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是人类特有的,能够提高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因此,平时多吃点泥鳅,能够养肾生精,促进优生优育。
2.补钙壮骨,预防骨质疏松
泥鳅中含有较多的钙和磷,每g肉中含有钙28mg,磷72mg。经常食用泥鳅,对于预防小儿软骨病、佝偻病及老年骨质疏松症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3.补血补铁,适合贫血患者
《滇南本草》记载泥鳅“通血脉而大补阴分”。泥鳅中富含多种蛋白质,每g肌肉中含有铁为0.9mg,而且还含有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可以说对贫血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4.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泥鳅中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它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胆固醇酯化,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并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血液微循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抗菌消炎,提高抗病*能力
泥鳅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四川中药志》记载泥鳅:“利小便。治皮肤瘙痒,疥疮发痒。”泥鳅还富含亚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并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6.帮助醒酒,减轻对肝脏的损害
《本草纲目》记载泥鳅:“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泥鳅能够帮助醒酒,并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经常喝酒的人可以适量吃些泥鳅。有生物学实验证实,泥鳅多糖可以阻断小鼠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肝护肝的功效。
健康小厨房—泥鳅豆腐汤
泥鳅被称为水中人参,豆腐被誉为“植物肉”,两者同煮,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1.将活泥鳅在盆中放水养一段时间,水中滴几滴食用油,使泥鳅吐净肚中沙污,然后用剪刀剪开泥鳅腹部,将泥鳅的内脏整理干净,再用水冲洗掉其外表的粘液,放入盘中备用。
2.将豆腐切成2到3厘米的块状,切好葱姜蒜和辣椒备用。
3.热锅冷油,先放入葱段和姜片爆香,然后加入泥鳅,翻炒两分钟,倒入料酒,放入豆腐。
4.加清水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炖半个小时左右,最后加入胡椒粉和盐调味,淋入香油即可出锅食用。
特别提醒:泥鳅不能生吃。常常听老一辈的人说,生吃泥鳅有进补、去火的功效,但建议不要轻易尝试,以免导致寄生虫病。
对于泥鳅,有人爱有人厌,你喜欢吃泥鳅吗?欢迎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