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有碧波万顷的美景。位于于江苏淮安、宿迁两地之间。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洪泽湖周边属于抗战前线。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的薛嘴村,有个老人叫徐之本,是个抗战老兵,数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徐之本出身穷苦,家里兄弟四个,他是老三。徐之本的大哥是个哑巴,二哥身强力壮,是家里的顶梁柱,干农活主要靠他。家里的耕地不多,在那个年月,粮食的收成好坏,主要看老天爷的心情,很多人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徐之本家也是这样,他二哥就一边跟父亲种地,一边给地主打长工。
年,日*在中国正猖獗,豫、皖、苏边区的抗日游击战如火如荼。洪泽湖一带硝烟弥漫。宿迁泗阳县众兴镇有日*驻地,同年六月,日*从此处驻地出动,向泗阳县西北方向“扫荡”。这种扫荡三天两头就有一次,所有的乡镇都不能幸免。成百上千座百姓房屋被焚毁,很多人死在日*的子弹、刺刀下。当时徐之本才十几岁,听说新四*有少年兵,他也跃跃欲试想参*打*子,就把想法跟二哥说了。徐之本的父亲和二哥觉得他太小,还是再等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徐之本片刻没有放下过参*的念头,等到年2月,他十八岁了,终于如愿加入了新四*。皖南事变后,陈毅担任新四*代理*长。徐之本被编入苏北*区淮泗独立团的一个机枪班。当时抗战已经转入战略反攻,新四*的装备还不错。徐之本接受训练使用的是捷克式机枪,很重,但他力气大,能扛着到处跑。
一个月的训练期结束,徐之本开始参加战斗。三月,日*出动焚烧村庄,在陶圩修筑工事搞了个据点。徐之本所在的连队奉命打掉这个日*阵地。徐之本说:“刚打仗的时候,我也害怕,但是上了战场就由不得你了,枪一响,反而就不害怕了。”最后他们成功打退了日*。
同年冬,淮泗独立团被派遣到安徽灵璧与日*作战。徐之本此时已经当了班长,奉命带十几个人袭扰附近一个日*据点。一直到天黑,他们才找到地方,看见了日*据点的灯光。徐之本和战士们借着夜色掩护摸了过去,老远就听见岗楼里有打呼噜的声音。徐之本第一个冲了进去,果然有个伪*士兵在睡觉。徐之本卡住他脖子逼问,得知这个据点只有一个班的伪*。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来其余的伪*钻在屋里烤火,不是取暖,而是他们都生了疥疮。疥疮是疥虫引起的,相信很多80后的小伙伴们见识过。当时条件差,疥疮很普遍,在冬天就涂抹硫磺,再烤火治疗。就在这时,门被踹开,徐之本端着机枪冲了进来,喝令伪*投降。有两个伪*被徐之本踹倒,摔在火盆子上,烫得哇哇叫。这时徐之本的战友也到了,一个班的伪*全数被俘。
过了不久,徐之本接到新的任务,去亳州阻击一列日*火车。徐之本仍旧带着自己的班过去了,这次是白天。他们提前选好了地段,炸掉了一座日*必经之处的石桥,又破坏了一段铁轨。上级交代他们小心行事,因为火车上有日*的一个小分队,可不是好对付的。于是徐之本和战士们退到石桥两三百米外,修筑了简单的工事,把机枪架起来准备干活。
等了许久,才看见日*火车过来,随即停了下来,因为日*看到桥塌了。很快有三个日*士兵过去查看情况,徐之本的机枪开火,打中了一个背对着他的日*。另外两个日*赶紧拖着中枪者往火车上躲避。这时副班长提出要撤,因为日*的火车已经不能往前开,任务完成了。徐之本说不能跑,因为己方的机枪沉重,扛着跑不快,日*的武器轻便,大家跑不了的。
那就只好拼了。这时火车上又下来几个日*,徐之本命令三个战士冲过去扔手榴弹,同时高喊暗号“上去抓活的!”。三个战士很配合,一边扔手榴弹,一边借着烟雾撤退。日*见状,摸不清情况,以为遇见了对方大部队,主动撤走了,还丢下了两具尸体。虽然杀敌不多,徐之本这个班也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事后获得嘉奖。
抗战结束后,徐之本参加了干部培训,被分配到安徽某地武装部,解放前后,他因父亲病重,辞去了公职,变回了农民身份,一直到现在。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