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绵茵陈 [复制链接]

1#

听说,这周都会下雨~~

听说,衣服会不干~~

听说,早上上班鞋子可能会湿~~

还听说,最近容易湿气重。

有没有觉得这种天气容易有口咽干苦、口中黏腻、肢体困重、疲劳倦怠、二便不利......

总之就是不舒服。

而今天的主角

绵茵陈芳香味苦辛、微寒,能清利湿热,为此间料理主将,搭配肉质增鲜,佐以陈皮、生姜、蜜枣辟腥和中调味,熬一碗应对“湿气”的时令靓汤,尤宜湿热体质者,大众亦可适当饮用。

而鲫鱼适合日常清补,体质偏虚的人也可以喝。

绵茵陈MianYinChen01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平、微寒,无*。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疸。通身发*,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性微寒无*,入膀胱经。主伤寒大热,*疸便赤。治眼目,行滞气,能发汗,去风湿。去根用,犯火无功。

茵陈专理溲便,本为膀胱之剂,又何以治疸?盖疸之为病,脾受伤也,而脾之所恶,湿乘土也,得茵陈以利水,则湿去土安,而疸自愈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微寒,味苦,无*。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

茵陈气平微寒,禀天秋平冬寒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无*,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风为阳邪,湿为阴邪,风湿在太阳,阳邪发热,阴邪发寒也;其主之者,气寒清热、味苦燥湿也。

心为君火,火郁太阴,则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热与湿结矣,太阴乃湿土之经,所以蒸土色于皮毛而成*疸也;其主之者,苦平可以清心肺,微寒可以解湿热也。

久服则燥胜,所以身轻。平寒清肺,肺主气,所以益气。心主血,味苦清心,清则血充华面,所以耐老,而面白可悦也。心为十二官之主,心安十二官皆安,所以长年也。

《长沙药解》*元御

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泻湿淫,消瘀热而退*疸。

鲫鱼JiYu02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味甘平,无*。主一切疮,烧作灰,和酱汁傅之,日二。又去肠痈。

《食疗本草》孟诜

食之平胃气,调中,益五脏,和莼菜作羹食良。

作鲙食之,断暴下痢。和蒜食之,有少热;和姜酱食之,有少冷。

又,夏月热痢可食之,多益。冬月则不治也。

骨∶烧为灰,敷恶疮上,三五次瘥。

又,鲫鱼与?,其状颇同,味则有殊。?是节化。鲫是稷米化之,其鱼肚上尚有米色。宽大者是鲫,背高肚狭小者是?,其功不及鲫鱼。

谨按:其子调中,益肝气。凡鱼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寒冬月水过后,亦不腐坏。每到五月三伏时,雨中便化为鱼。

食鲫鱼不得食沙糖,令人成疳虫。丹石热*发者,取茭首和鲫鱼作羹,食一两顿即瘥。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甘平。开胃,调气生津,运食和营,息风清热,杀虫解*,散肿愈疮,止痢止疼,消疳消痔。大而雄者胜,宜蒸煮食之。外感邪盛时勿食,嫌其补也。余无所忌,煎食则动火。

痔血,鲫鱼常作羹食。

酒积下血,酒者鲫鱼常食。

浸淫疮,生鲫鱼切片,盐捣贴,频易。

绵茵陈鲫鱼汤材料

鲫鱼1条、绵茵陈30g

赤小豆30g、老陈皮5g

蜜枣1个、姜3片

做法

①鲫鱼宰好洗净,平底锅放少量油,

煎至两面焦*,绵茵陈用布袋包煎;

②汤锅加水10碗,除绵茵陈外其余

材料一同放入锅内,武火烧开15分钟,

转文火煲1.5-2小时,记得要最后半小时

放入绵茵陈,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绵茵陈、赤小豆可清热祛湿;

陈皮行气化湿;

绵茵陈有特殊香气,煲出来的汤香味独特。

小贴士

(1)绵茵陈味苦,不必久煮。

(2)脾胃虚寒者可适当增加陈皮和生姜分量,或加炒扁豆15-30克加强祛湿力。

想不想再研究一下

那就继续

茵陈

茵陈蒿、白蒿、绒蒿、臭蒿。

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膀胱经。

清湿热、退*疸。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药。

用量6~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用治*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疸性肝炎。

具有利胆、解热、保肝、降脂、降血压、平喘、抑菌、抗病*、利尿、抗癌、镇痛、防龋、消炎等作用,对肝炎病*有抑制作用。

脾虚血亏而致的虚*、萎*,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临床怎么用

???

01《伤寒论》茵陈蒿汤

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瘀热在里,身发*者:茵陈蒿克,栀子(擘)十四枚,大*(去皮)60克。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

02《外台》引自《广济方》茵陈丸

治*疸,遍身悉*,小便如浓栀子汁:茵陈蒿克,*芩90克,枳实(炙)60克,大*90克。四味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米饮服二十丸,日一服,渐加至二十五丸,微利为度。忌热面、蒜、荞麦、黏食,陈臭物。

03《伤寒活人指掌图》茵陈栀子*连汤

治大便自利而灰:茵陈蒿9克,栀子、*连各6克。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服。

04《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治发*,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蒿60克,附子一个,干姜(炮)45克,甘草(炙)30克。上为粗末。分作四帖,水煎服。

05《外台》引《崔氏方》

治疮疡:茵陈蒿两握,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疡上令伤,然后以汤洗之,汤冷更温洗。可作三四度洗,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难忍。

06《圣惠方》

治风瘙瘾疹,偏身皆痒,搔之成疮:茵陈蒿克(生用),苦参克。上细锉。用水一斗,煮取二升,温热得所,蘸绵拭之,日五七度。

07《圣济总录》茵陈蒿散

茵陈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

08《千金方》

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

09《湖南药物志》

治漆疮:茵陈五钱。水煎服。

10《崔氏纂要方》

治疬疡风病(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

另外

临床上用祛*挺有效~

往期链接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葛根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通草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五指毛桃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鸡骨草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灵芝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石斛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独脚金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生地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莲子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沙参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枸杞

当中药走进汤水里

山药

预约看诊,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