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呆家长一勺一勺喂小孩吃活蝌蚪是亲 [复制链接]

1#

近日,一段家长喂食小孩吃活蝌蚪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只见家长端着一个碗,碗里游着几只小蝌蚪,家长用勺子盛起蝌蚪往孩子的嘴里送。

戳视频↓↓↓

看到这段视频

很多网友都接受不了

怎么能让小孩子吃这个

据家长说

吃活蝌蚪可以强身健体

有网友说,这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做法:“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一水吞之,云不生疮亦解*之意也”。小编并没有查到这句话的具体出处,在网上《本草纲目》的在线阅读版本里,能找到和蝌蚪有关的内容只有这个▼

蝌蚪入药可以治热疮、疥疮

用法是将蝌蚪捣烂敷涂

并没有说到要生吃活蝌蚪

生吃活蝌蚪在民间不是什么新鲜事,据说在解放前的老济南,就有“喝活的”民俗,这里“活的”指的就是活生生的小蝌蚪,这是当时老济南街头上流行的夏季饮品,据说有去火的功效。

在电视剧《新燕子李三》中

也有喝活蝌蚪的一幕▼

许多网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有网友表示自己也喝过▼

吃活蝌蚪真的能强身健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蝌蚪提取液是一种较好的抗癌制剂(via《蝌蚪提取液对HeLa细胞作用机理的探讨》,白经修,丁蔚,王英华,《解剖学报》)。但直到目前,吃活蝌蚪能强身健体,对身体有益,这在现代医学里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年,河南的一位农民为了治疗皮肤病,听信偏方,生吞了两大碗活蝌蚪,结果皮肤病没治好,他却被诊断染上了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疾病——曼氏裂头蚴(注:音you)症。(via《大河报》)

这位河南的农民说,“喝完(活蝌蚪)第三天就发高烧、腹泻,肚子胀得吃不下东西,半夜出汗能把被子湿透。”

还有一个案例,家人听说吃生青蛙可以治癫痫,给孩子喂了生青蛙,结果更悲惨,癫痫没有治好,还导致寄生虫进入体内,差点出现新的癫痫灶。

▲裂头蚴在体内长这样

专家医生表示,“农村有偏方是生吃或外敷蛇、青蛙及蝌蚪等能治疗皮肤病及腰腿疼、风湿等症,这是不科学且极易感染寄生虫病的。包括吃未做熟的蛇蛙等野生动物以及喝生水,都可能出现感染。”

其他的民间偏方

有吃活泥鳅的▼

还有吃蜘蛛的▼

甚至喝金子煮的茶水▼

不管怎么样

小编都不建议大家尝试这些民间偏方

想要强身健体

就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

医院检查治疗

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体

试验偏方有没有效

来源:南宁圈、新闻晨报、微博、大河报、网络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2#

冬季这2类人群最容易上火


  其实,所谓“上火”,是指人体经常会出现咽喉肿痛、耳鸣、目赤、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尿赤等表现。除了天气因素外,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原因,都会导致体内产生各种“热”的症状。中医认为只要人体阴阳失衡,一年四季都可以上火,加上冬天的季节特征,更容易“上火”。

 阴虚质人群最容易上火


  阴虚质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这种人形体瘦长,手足心热,平素容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活泼。不耐热。


  湿热质人群平素湿热内蕴,也容易上火


  表现为鼻部油腻或油光发亮,易生痤疮或疥疮,口苦或嘴里有异味,皮肤易瘙痒,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腻,脉濡数。当然气郁质的人相对也容易上火。


  冬季需要预防这些火气

 1、吃出来的“湿火”


  冬天可以适当吃点火锅来御寒,但吃得太过频繁也对身体不好,因为火锅基本以温热的肉类(牛羊肉等)为主,肥甘厚味摄入过多时,脾胃的运化功能便显得薄弱,不能运化就会生湿热,即“湿火”,可表现为口黏口苦、胃脘胀满、食欲不佳、舌苔*腻、小便发*、大便不畅等。


  湿热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些芹菜、莲藕;还可服用一些中草药祛湿热,如老中医热湿茶,或取适量赤小豆、生薏米煮粥喝。


  2、冻出来的“寒包火”


  有人感觉自己上火了,就想靠少穿衣服的方法来去火;还有些女孩爱美,大冬天也穿着裙子,这些做法都错了。上火需要在体内疏散、清解,如果靠外面的寒气来去火,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容易形成另一个病证,即“寒包火”。


  寒气都有凝闭的性质,让寒气从外部包围人体,体内的火气就很难再散发出去。寒包火可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感冒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急性的,可能出现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等;还有一种是以慢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即身体老感觉怕冷、手脚凉,同时又经常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脸上起痘等。


  解决寒包火首先需要散外寒,在散寒的基础上配以清热,日常生活中推荐萝卜配姜煮食,姜去外寒,萝卜清里热,搭配服用可缓解症状;还可以喝老姜茶和热火茶,老姜茶方中有百日姜、老春茶等散外寒,热火茶又有鲜芦根、栀子、金银花、鱼腥草等清里热,也可缓解寒包火的情况。

 3、烘出来的“燥火”


  冬季气候本身就干燥,这是因为气温较低,自然界的水分都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存在着,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少。而北方冬天有暖气,南方有空调,还有些人会使用电褥子、电暖气等,这些方式都可能把室内少量的水分烘干,加重干燥程度。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就会出现“燥火”的表现,比如嘴唇干裂、咽喉干燥、口渴欲饮等,严重时还会有干咳,这预示燥火已经伤到了肺。


  这时,首先要注意取暖设备的温度不能调得太高,并配合使用加湿器;严重者需要喝点养阴生津清热的凉茶,如老中医甘四味凉茶,其配方含菊花、金银花、鲜芦根、淡竹叶、鱼腥草、鲜白茅根等润肺的中草药。

4、忙出来的“心火”


  一到年底,很多单位都有加班加点的习惯。工作太忙、压力一大,人就会着急,这样会生出肝火,表现为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头晕、面红目赤等。肝火还会进一步发展为心火,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口舌糜烂、尿*灼热等症。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以平和积极的心情对待工作,另外可选择太极拳等运动疏泄心火,可以喝点神怡茶,也可以用菊花、金银花、*精等3~5克代茶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