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家人外出游玩,路上遇见一老道。老道频频望向他们其中一个佣人打扮的女子,并指着她,连连点头说:“这女子有嫁给帝王将相的命。”周围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只因老道说的这女子实在太丑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女子后来成了南宋有名的谢太后。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南宋宰相谢深甫的孙女—谢道清。
此时的谢道清,五官不出众,又黑不溜秋,有一只眼睛还患有眼疾,而且这几年不知怎么身上长了好多疥疮,特别难看。
家里人平时都在议论她不知嫁不嫁得出去呢!
这老道竟然还说她能嫁给帝王将相,实在是笑死人了。
当时谢深甫宰相已经去世,家道渐渐衰落,而谢道清的父亲也已去世,谢道清只好住在伯父谢攑伯家里,平时帮忙操持家务,打扮也似佣人一般。
很快,几年过去了,谢道清的堂姐堂妹们都纷纷出嫁,只剩谢道清一人无人问津。
谢道清也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于是淡然接受。
她每天积极生活,帮忙家里干完力所能及的活后,就去读书习字,在书籍的世界里畅游。
这年,宋理宗当上皇帝,打算立皇后。
杨太后想起当年谢深甫宰相帮助过她,很是感激,于是派人来求娶谢家的孙女。
但此时,家里只剩谢道清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
她的兄弟想送她进宫去。
可是伯父瞧着谢道清的相貌,摇了摇头,说:“送进宫要路费、要打点路上的官员、还要打点宫里的人,这一笔笔的都是白花花的钱。但道清这条件,进宫多半只能做个老宫女,我们倾家荡产送她进去,真的有必要吗?”
于是不肯答应。
伯父是一家之首,大家只好作罢。
不久,正赶上元宵之夜,有喜鹊到谢家的灯山上筑巢,这可是个好兆头!
于是有人劝谢攑伯:“既然是杨太后的意思,那就绝不可能只是做个宫女,至少也是个妃子。这喜鹊营巢,我们看着也是她能当妃子的吉祥征兆呀!”
众人纷纷附和。
谢攑伯阻止不了,只得点头答应,开始变卖家产,送谢道清上路。
一路舟车劳顿,谢道清不幸得了皮疹病。伯父速速为她请了个郎中。
在郎中的治疗下,谢道清终于痊愈,身上脱了一层皮,原本黝黑、布满疮疤的皮肤也变得嫩白嫩白的了。
这郎中甚至治好了她的眼疾。
这下,谢道清倒是从一个丑丫头变成了一个清秀的女子了!
谢家人瞧着这大变样的谢道清,个个都笑逐颜开!这下,可绝对能当妃子了!伯父更是喜出望外,这花出去的银子,也不再心疼了。
只有谢道清,只是淡淡地微笑。因为她清楚,不管自己变得多好看,宫里总会有比她更好看的女子。容貌于她,其实只是表相。妃子或宫女,于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
不过如果能当妃子确实会更好,这样有能力报答一下伯父和兄弟们,能拯救一下家族。
不久,她终于进了宫,发现一同候选的女子确实有一大堆比她美艳的!
其中就有一个大美人——当朝名将贾涩的女儿。
宋理宗正是一眼就相中了她。
而谢道清因为杨太后的插手,当然也被选中了。
谢道清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能走到今天,她已经万分感激。从今往后,就规规矩矩守着这个名分,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吧。
杨太后见她心态良好,不卑不亢,且做事认真,为人又稳重端庄,愈加喜欢了。
不久,要正式选皇后了。杨太后便向宋理宗发话:“谢家女儿端重有福气,应当立为皇后。”
宋理宗身边的人通过多日的观察,也偏向了谢道清,纷纷议论说:“不立真皇后,难道要立假(贾)皇后吗?”
宋理宗于是决定改立谢道清为皇后。
年9月,谢道清被封为贵妃,12月,正式册封为皇后,这一年,她才20岁。
但宋理宗虽然立了谢道清为皇后,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贾贵妃。
贾贵妃去世后,他又独宠年轻貌美的阎贵妃。
谢道清对此毫不介意。皇帝宠爱谁都行,她无权干涉,爱不爱她,她也无所谓。她觉得自己能当上皇后,已经是八辈子都不敢想的事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她唯有继续做好本分工作,为皇帝勤勤恳恳地打理后宫,以此来感谢杨太后和皇帝的提拔。
杨太后因此更觉得她贤惠了。
而宋理宗也慢慢看到谢道清的优点,对她越来越满意,也越来越优待她了。
(《宋史》:“后既立,贾贵妃专宠;贵妃薨,阎贵妃又以色进。后处之裕如,略不介怀。太后深贤之,而帝礼遇益加焉。”)
后来,宋理宗去世,宋度宗即位,谢道清被尊为皇太后。
年,宋度宗去世,宋恭帝即位,谢道清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谢道清从一个嫁不出去的丑丫头变身一国之母,这经历不得不说,太富有传奇色彩了吧!
当然,她能被赏识,不排除有那么一点点运气的成分在,但笔者认为,更多是靠她自身的努力得来的。
待字闺中时,她能积极学习和生活。进宫后,她又能勤恳做好份内事,且端庄稳重,不卑不亢。
正是这样的品格,才愈加令杨太后赏识和宋理宗优待呀!
你们觉得呢?